“怎么现在的孩子那么难管啊,不是没心思读书,就是爱打闹,真是让人操碎了心”。的确如此,试想:一个班级好比一个大家庭,年幼的成员因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性格,在相处时也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班主任作为“大家庭”的顶梁柱,“家”里大小事务理所当然地落到班主任的头上,班主任纷繁复杂的工作也就不言而喻了。那如何才能让这些年幼的“家庭成员”在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同时又各有所长呢?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肩负着艰巨而又重大的历史使命。下面就来谈谈我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体会吧!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因而,她必须要对班级中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要达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用你的真诚走进学生的心灵,让自己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班主任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小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我们如果能做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么学生肯定乐意跟你做好朋友。记得有那么一次:在跟学生们的聊天中得知,我们班有个学生的铅笔和转笔刀不见了,当时我意味深长地说:“可能是这位同学忘记带学习文具了,所以向你借用一下,等一会, 他肯定会还给你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帮助这位同学的,对吗?”学生们听了,愉快地说:“我们很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时,锐彬同学不好意思地走了过来,低着头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由于这件事发现及时,经过耐心的教育,锐彬懂得了偷东西的危害性,并表示以后痛改前非。
班主任的“母爱”不仅体现在校内及课堂上,更应随时随地播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有一次,我班的一位女同学因为肚子疼,连早饭也没吃就来上学了。我想:这么小的孩子不吃早饭怎么行呢?下课了,我走到她的身边,问她的肚子是否还疼,肚子饿不饿?她说有点饿,于是我买了一个蛋糕给她吃,让她感受到老师的爱如同浓浓的母爱。经过这件事,这位女同学改掉了不关心同学的坏习惯,而且还经常主动帮助班级打扫卫生呢!
常听孩子们在背后悄悄地议论:某个老师看面子,如果成绩好的同学犯了错,就只是轻描淡写地批评一下,如果成绩不好的同学犯了错,就会骂个没完没了……听到这些议论我心里特别难受。人无完人,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更应知道每个班级总是由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的,如果你在工作中宠坏了一半,那么同时也会失去了另一半。所以,在班级里我们要以“公平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有丝毫偏差。通常还会把很多事情放到班级中让大家一起解决,正因为有了一颗公平心,我也就拥有了整个班级。
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孩子的教育就全交给学校了。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思想完全地强加于孩子。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所谓“调皮”学生的家访,教师更要谨慎行事,避免让家长感到:“学生又犯了什么错?”从而对老师的到来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学生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学习有困难或不遵守学校纪律,但他们的身上总是存在一些闪光点,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并帮助孩子满足这种心灵需要。不仅仅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纠正他们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品质,并细心地培育他们。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更希望老师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同学,告诉家长。而做家长的又有谁不想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呢?在肯定中委婉要求,在要求中透着赏识。这样的家访,一定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让学生自尊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学生的家长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主动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学生的成长需要家长、老师不断提供使他们成功的机会。只要我们热爱教育,善待每一个孩子,学生会喜欢我们,家长也会欢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