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你怎么做人 十句话教你怎么做人篇一
陈尚文/文
人活着到底为什么?这是一个历代哲人都在苦苦搜寻答案的问题,也是稍有思想的人会想到的问题。我认为,人活着是追求成功和幸福。成功就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幸福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既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整个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呢?会做人、会做事的人可以获得成功和得幸福。如此观之,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对孩子的终极关怀。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教会孩子做人做事呢?我在这方面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确立一个做人、做事的目标。
我在我们的《班规班法》里明确提出我们班的育人目标是“做一个自己幸福而且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最高要求是“让我的存在使别人感到幸福”,最底线的要求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给别人带来痛苦。”学生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就会以此为标准,朝最高要求看齐,长期坚持下去,还会产生一种做人的自豪感。
我们提出的做事的要求是: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得超出别人的期待。我要求学生即使擦黑板也要擦得一尘不染,擦出全国一流。因为有这样一个目标在,学生在做事的时候就努力追求卓越、追求一流,追求超出别人的期待。
二、教给做人、做事的方法。著名育改革家魏书生说,“班主任要把班级的所有事务交给学生,凡是普通学生能做事,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事,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他还说,“班主任是干什么的?班主任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事的。”
每带一个新班,我都会给他们作一堂“做人与做事”的专题讲座。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做人如水”做人要像水一样充满智慧。做人讲九条:
一、让自己的存在使别人感到幸福。
二、做个真诚、正直、善良,勤劳实干的好人。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平生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
三、内方外圆,识时务,能屈能伸。
四、多关注身内之物(身体、学识、思想),少关注身外之物(物质、名利、权势)。
五、知足常乐:良田万顷三餐饭,大厦千间半张床。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总不如,待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
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要么不付出,付出了就不求回报。
八、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
九、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不好,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好。“做事如山”,做事要像山一样踏实、可靠。做事讲十二条:
一、信念决定行为,行为产生成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二、表现=潜能-干扰
三、把简简单单的事,千百遍地、持之以恒地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平凡凡的事,千百遍地、持之以恒地做好,就是不平凡。四、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五、永不失业的秘诀: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无法替代。
六、负责任就是做点什么使结果变得更好。
七、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只有把握现在,珍惜今天,才能拥抱真实的人生。
八、自助者,天助之。教育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九、积极、主动、投入。无我忘我,成就自我。
十、知识在于积累,成功在于持恒。只要方向对头,目标明确,并且在任何时候都有合理的事做,总有成功的一天。
十一、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十二、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精神寄托。不为无益之事,难穷有涯之生。
三、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给予具体指导。
曾经,我们班的教室的四角养了一些花,蔡水平同学不慎把花盆打碎了。我先要求学生主动承认,去买一个赔上,“对自己的过错负责”,这是教他学会做人。我要求学生去买个花盆来换上,学生把花盆买来,丢在墙角就不再理了。我叫他把原来的花移栽到花盆里。他照办之后就认为把这件事做完了。结果地上到处都是花盆的碎片和泥土,我又叫他把花盆的碎片捡起来丢进垃圾桶,结果他又照办了。但依然是满地的泥土,而他没有理。我又叫他把泥土扫干净。这才把这件事情做好。我在班上就这件事情做了半个小时的思想工作,我说:“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和做事,如果我们将来到单位上做事是这个样子是要被开除的。” 我给全班同学讲了一个买土豆的故事:
两个成绩相当、表现都不错的大学生,同时进入一间工厂打工,都获得老板的欣赏与信任。两年后,甲升任经理,乙仍然在车间做普通工人。
一日傍晚,甲乙两人正好都在老板的办公室,乙忍不住向老板表达自己的抱怨与疑惑,老板说:刚好有一件小事,你们都去办一办:食堂要买100斤土豆,明天公司大会餐要用的。
工厂在一个小镇上,只有一个菜市场,大家都很熟悉。
乙先出发了。
镇上的菜市场今天只有一家卖土豆的商贩,土豆存放很久了,看相不好,品质也不好,平日卖9毛的今天还要价1.1元。
三十分钟后,乙回来汇报:走遍了菜市场,情况如上,这土豆还是别买了,怕员工吃了会拉肚子。老板,怎么办?
甲也出发了。
五十分钟后才回来,乙心里想着,这么久才回来,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好。
甲向老板汇报:走遍了菜市场,情况如上,我没有买土豆。
一、今天买土豆不合适;
二、如果要买土豆我讲好了价格1.05元一斤,打电话去就会送来,要是厨房不收,可以不要;
三、找到一个新来的菜贩子,有100多斤新到的小白菜,质量好,价格为1.25元一斤,已经讲好价钱,买100斤以上1.15元一斤;
四、土豆不合适买,建议买这批小白菜,大家应该会喜欢的。
乙在旁边听着,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老板说:怎么办?
甲把手机号码给了厨房主管,交代了几句话。15分钟后,小白菜送到厨房了。
老板对乙说: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吧?
所以,我从一接班就努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让他们养成一种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得最好的习惯,甚至要超出别人的期待。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教育,也是为将来的人生和事业奠基的教育。
四、学会做人、做事要处理好的关系。
1、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做人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应该和谐相处,最好的人际关系是“1+1>2”。“1+1>2”也就是两个在一起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互相监督、相互促进,两个人在一起的整体功能,比两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部功能之和大。这是我给同学提出的选择朋友、甚至同桌的标准。同样,推而广之,我们班是一个74人的集体,我们也要使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使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2、“上心不上脑”处理好人和事之间的关系。
“上心”与“上脑”之间有这样一些排列组合关系:不上心,不上脑;上心不上脑;上心上脑;不上心上脑。
不上心,不上脑,处在一种无心无意的做事状态,累是累不着,却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好。上心不上脑,就是做事用心去做,一次只做一件事,只想一件事,做好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完后,从心中和脑中把这件事丢掉,再捡起另一件事,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上心不上脑,它体现的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一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从容,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来时的淡泊,一种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的超脱。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只要做到了上心不上脑,就可以劳而不累,事半功倍。能够做到上心不上脑的人,天天开开心心,不管是忙还是不忙,时时脸上挂着微笑,口中吹着口哨或哼着歌,但他的工作效率却高得惊人。现在想来,“上心不上脑”,真是做事的黄金法则。
上心上脑,做事很用心,但是拿得起放不下,满脑的细胞都纠缠在这件事上,这样的人也可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但是,做事的过程很累。这样的人,虽然责任心很强,但是活得沉重,活得累,效率也不见得高。人活着就是追求成功和幸福,没有幸福的成功,也不算什么成功。
不上心,上脑,这是很多庸庸碌碌的人常犯的错误。他们成天脑海中都在想,什么事情应该做,要怎样去做,什么时间去做。在想的同时,就会人为的在脑海中设置许多困难,因为预先就想到了许多困难,也就感到畏难,最后被空想的困难吓倒了,不做了。这样的人没做多少事,但是他很累,因为是思想累,心累。
我们做事应该学会“上心不上脑”,上心可以保证我们做事的时候全身心投入,把事情做好;不上脑可以保证我们劳而不累,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在教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做事的一点零碎而粗浅的认识,总结如上,用以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尚文 2010年10月20日
教会学生做人是我的职责
新的一学期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即将结束了,回想我和这班学生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一种莫名的烦躁油然而生,说不上是得意还是遗憾。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个性。
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组建和培养一个好的班集体,让每一位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每天能快乐充实,有所收获。虽然说干了十几年班主任,可我还是没有积累下一点经验,做这个班的班主任,我天天是早出晚归,做了很大的努力。既要教书又要与人,其中的艰辛与困惑,仅用酸、甜、苦、辣是不足以概括!当然,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我的努力下,经过一学期的磨砺,我的工作也取得了点成绩!首先,在班干部的建设方面,我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班干部是旗帜,是班级的领路人。因此,平时我比较注重班干部“榜样”的树立与完善,严格要求班干部以实际行为来影响学生,用具体的形象给学生树立榜样。这一学期,一开学我就要求学生:只要上课玲一响,必须快速进教室做端正把嘴巴闭紧,等老师来上课。如果有人说话,我首先抓的人就是班长,然后再抓小组长。如果每节课有人说话,我就停止上课三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干部的说话率大大减少了,再过一段时间,课前说话的现象几乎没有了。班里的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得到了大家的好评,纪律流动红旗一直在我们班。每次得到红旗我都进行总结,表扬作的好的班干部和好的学生。我这样做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舞力。
虽然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最有震撼力的,但也是受时空的限制的。而好的班干部可使我事半功倍,班干部是我的得了力助手,使我在与不在一个样。所以,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挑选一批严于律己的班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榜样作用,这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管理能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催旭亮是每周五大扫除的值日组长,忽然有一天他罢工了。原来,有些学生表现比较懒散,使他失去了信心。我指导他,首先你自己认真做好你那一份工作,树立一个好榜样,然后再监督其他同学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假如他们不干或忘记干的时候,你就自己做。多次以后他们肯定会有所改变。仅一个星期,同学们以前那懒散现象没有了,我班的卫生评比总分总在年级组前列。
其次,在加强“问题生”的管理方面,我认为,正确对待问题生的逆反心理,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每当老师们谈到这些“问题生”就会产生是钉子、是令人头痛、棘手的差生的念头。但我认为这种逆反心理也有他积极的一面。有一段时间,每当班里的纪律不好,我就停课进行说服教育,连续几次,不但没有效果,而且有些学习好的学生表现出一些逆反的抵触情绪,我进行了自我反思:不守纪律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我采取的方法是,单独叫出来和他们谈心,耐心的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尽自己的所能把学习搞好。对于出现反复的差生,我尽量和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多鼓励,多表扬,给他们以朋友的关新心,期待和信任。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本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一定的措施,发扬优势,克服不足。这样就很容易和他们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渐渐调整好他们的心态,这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再次,我比较注重育人教育。谁都承认,学习成绩对学生来说永远是最重要的,但谁都不会否认,学生仅仅学习好是不够的。因此,我在抓学生学习的同时,更下大的力气来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我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以主题班会的形式,以“我是安全小卫士”“我是妈妈的好帮手”“我为班级添光彩”等主题,从学生自身的立场出发展开讨论,加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品德,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潜能,并将这一认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搞好学习和品行。
最后,带动科任教师共同管理班级体。平时我还比较注重和其他老师密切配合,了解本班学生学习各科情况,并把本班学生的情况介绍给其他老师,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出对这些学生的关心、爱护、期待和信任。学生有了这些“关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被关怀被信任的喜悦感和幸福感,从而愉快的 接受教师的教育,配合教师的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搞好学习和培育良好的品行。
我相信,这一学期在我的带领下,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的班正朝着更加优秀的道路前进。我们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其他方面都会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我也希望,这一班的学生因为有我这样的班主任,每天都能快乐充实。
教你怎么做人 十句话教你怎么做人篇二
教会你如何做人的十个“度”
生活就像游戏如走钢丝绳,关键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则不是掉在左边,就是掉在右边,能走到终点的,都是适度平衡的优胜者。为官、经商、做事都是如此。
一、胸怀要大度
大度能容人、团结人,心有多大,天有多大,心有多宽,路有多宽。人切勿小心眼嫉妒人,有多大胸怀做多大事。多交朋友才能成就大业。
二、说话要适度
人生首先要管好自己的一张嘴,祸从口出,话多伤人。对孩子要以表扬为主,对部下要以激励为主,对社会要回报,对朋友要感恩,才能换得平安人生,这是最大的幸福。
三、工作要有力度
工作要提倡吃苦、吃亏、吃硬,工作多投入,办事讲力度,推进求效率,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工作要自我加压,人有压力才有动力,铸就业绩,成功人生!
四、事业有高度
为人一世要有成就感。做事要有理想目标,有了高度才能为之奋斗终身。勤业铸政绩,成就铸辉煌,把口碑留给群众,把名声留给子女,把功绩留给历史,后人自有评说。
五、寿命有长度
生命是由每分每秒的时间构成的。这个时间的长短决定寿命的高低。关键要活出质量来,时时都有好心情,年年才有好身体,平日注重生活保健,量变换质变,寿命有长度,才能饱览享受人生。
六、读书有厚度
人生要多读书多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历史能使人深沉,学哲学能使人聪明,学数学能使人严谨,学文学能使人浪漫,人的知识结构要博中有专,每个人的文化综合素质是多年积累形成的,博览群书,才能厚积薄发。
七、理论有深度
一个人的理论功底决定他发展的空间,有思想的人工作才能潜质和后劲。理论有深度,看问题才能深一反三,做决策才能游刃有余。社会上凡是能做大事的政治家、企业家首先必须是理论家,在纷乱繁杂的局势中准确观察动势,预测走势。更富有前瞻性,未雨绸缪,驾驭局面,获得更大的成功率。
八、视野有宽度
人看问题视野要宽,提倡****视角看问题,才能全面而准备入木三分。人做事思路要广,切勿“钻牛角尖”,一条道跑到黑,提倡有进有退,迂回前进。视野越宽,道路越宽。要放开视野,多层次交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有人气才能聚士气、财气,垂成功业!
九、办事要有速度
人生去掉少年和老年期,能真正干事业的时间并不长。为此人要善抓机遇,放大效应,做事要讲有速度,要效率。增加时间观念,守时才能守信,守信才能做事、交友、成大业。
十、劳累勿过度
人生无论做官做事都活得很累,都是劳其筋骨,透支身体的过程。要把握好生活和工作节奏,切勿过度劳神伤身体。长年过度劳累,会身心疲惫,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最后积劳成疾。缩短寿命,为此人要学会减压释放,善于放弃、值得和停止。有时工作上会做减法,生命才能做加法。这是人生的辩证法。
教你怎么做人 十句话教你怎么做人篇三
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陈尚文/文
人活着到底为什么?这是一个历代哲人都在苦苦搜寻答案的问题,也是稍有思想的人会想到的问题。我认为,人活着是追求成功和幸福。成功就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幸福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既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整个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呢?会做人、会做事的人可以获得成功和得幸福。如此观之,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对孩子的终极关怀。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教会孩子做人做事呢?我在这方面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确立一个做人、做事的目标。
我在我们的《班规班法》里明确提出我们班的育人目标是“做一个自己幸福而且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最高要求是“让我的存在使别人感到幸福”,最底线的要求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给别人带来痛苦。”学生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就会以此为标准,朝最高要求看齐,长期坚持下去,还会产生一种做人的自豪感。
我们提出的做事的要求是: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得超出别人的期待。我要求学生即使擦黑板也要擦得一尘不染,擦出全国一流。因为有这样一个目标在,学生在做事的时候就努力追求卓越、追求一流,追求超出别人的期待。
二、教给做人、做事的方法。著名育改革家魏书生说,“班主任要把班级的所有事务交给学生,凡是普通学生能做事,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事,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他还说,“班主任是干什么的?班主任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事的。”
每带一个新班,我都会给他们作一堂“做人与做事”的专题讲座。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做人如水”做人要像水一样充满智慧。做人讲九条:
一、让自己的存在使别人感到幸福。
二、做个真诚、正直、善良,勤劳实干的好人。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平生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
三、内方外圆,识时务,能屈能伸。
四、多关注身内之物(身体、学识、思想),少关注身外之物(物质、名利、权势)。
五、知足常乐:良田万顷三餐饭,大厦千间半张床。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总不如,待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
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要么不付出,付出了就不求回报。
八、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
九、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不好,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好。
“做事如山”,做事要像山一样踏实、可靠。做事讲十二条:
一、信念决定行为,行为产生成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二、表现=潜能-干扰
三、把简简单单的事,千百遍地、持之以恒地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平凡凡的事,千百遍地、持之以恒地做好,就是不平凡。四、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五、永不失业的秘诀: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无法替代。
六、负责任就是做点什么使结果变得更好。
七、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只有把握现在,珍惜今天,才能拥抱真实的人生。
八、自助者,天助之。教育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九、积极、主动、投入。无我忘我,成就自我。
十、知识在于积累,成功在于持恒。只要方向对头,目标明确,并且在任何时候都有合理的事做,总有成功的一天。
十一、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十二、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精神寄托。不为无益之事,难穷有涯之生。
三、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给予具体指导。
曾经,我们班的教室的四角养了一些花,蔡水平同学不慎把花盆打碎了。我先要求学生主动承认,去买一个赔上,“对自己的过错负责”,这是教他学会做人。我要求学生去买个花盆来换上,学生把花盆买来,丢在墙角就不再理了。我叫他把原来的花移栽到花盆里。他照办之后就认为把这件事做完了。结果地上到处都是花盆的碎片和泥土,我又叫他把花盆的碎片捡起来丢进垃圾桶,结果他又照办了。但依然是满地的泥土,而他没有理。我又叫他把泥土扫干净。这才把这件事情做好。我在班上就这件事情做了半个小时的思想工作,我说:“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和做事,如果我们将来到单位上做事是这个样子是要被开除的。” 我给全班同学讲了一个买土豆的故事:
两个成绩相当、表现都不错的大学生,同时进入一间工厂打工,都获得老板的欣赏与信任。两年后,甲升任经理,乙仍然在车间做普通工人。
一日傍晚,甲乙两人正好都在老板的办公室,乙忍不住向老板表达自己的抱怨与疑惑,老板说:刚好有一件小事,你们都去办一办:食堂要买100斤土豆,明天公司大会餐要用的。
工厂在一个小镇上,只有一个菜市场,大家都很熟悉。
乙先出发了。
镇上的菜市场今天只有一家卖土豆的商贩,土豆存放很久了,看相不好,品质也不好,平日卖9毛的今天还要价1.1元。
三十分钟后,乙回来汇报:走遍了菜市场,情况如上,这土豆还是别买了,怕员工吃了会拉肚子。老板,怎么办?
甲也出发了。
五十分钟后才回来,乙心里想着,这么久才回来,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好。
甲向老板汇报:走遍了菜市场,情况如上,我没有买土豆。
一、今天买土豆不合适;
二、如果要买土豆我讲好了价格1.05元一斤,打电话去就会送来,要是厨房不收,可以不要;
三、找到一个新来的菜贩子,有100多斤新到的小白菜,质量好,价格为1.25元一斤,已经讲好价钱,买100斤以上1.15元一斤;
四、土豆不合适买,建议买这批小白菜,大家应该会喜欢的。
乙在旁边听着,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老板说:怎么办?
甲把手机号码给了厨房主管,交代了几句话。15分钟后,小白菜送到厨房了。
老板对乙说: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吧?
所以,我从一接班就努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让他们养成一种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得最好的习惯,甚至要超出别人的期待。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教育,也是为将来的人生和事业奠基的教育。
四、学会做人、做事要处理好的关系。
1、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做人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应该和谐相处,最好的人际关系是“1+1>2”。“1+1>2”也就是两个在一起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互相监督、相互促进,两个人在一起的整体功能,比两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部功能之和大。这是我给同学提出的选择朋友、3 甚至同桌的标准。同样,推而广之,我们班是一个74人的集体,我们也要使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使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2、“上心不上脑”处理好人和事之间的关系。
“上心”与“上脑”之间有这样一些排列组合关系:不上心,不上脑;上心不上脑;上心上脑;不上心上脑。
不上心,不上脑,处在一种无心无意的做事状态,累是累不着,却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上心不上脑,就是做事用心去做,一次只做一件事,只想一件事,做好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完后,从心中和脑中把这件事丢掉,再捡起另一件事,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上心不上脑,它体现的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一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从容,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来时的淡泊,一种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的超脱。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只要做到了上心不上脑,就可以劳而不累,事半功倍。能够做到上心不上脑的人,天天开开心心,不管是忙还是不忙,时时脸上挂着微笑,口中吹着口哨或哼着歌,但他的工作效率却高得惊人。现在想来,“上心不上脑”,真是做事的黄金法则。
上心上脑,做事很用心,但是拿得起放不下,满脑的细胞都纠缠在这件事上,这样的人也可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但是,做事的过程很累。这样的人,虽然责任心很强,但是活得沉重,活得累,效率也不见得高。人活着就是追求成功和幸福,没有幸福的成功,也不算什么成功。
不上心,上脑,这是很多庸庸碌碌的人常犯的错误。他们成天脑海中都在想,什么事情应该做,要怎样去做,什么时间去做。在想的同时,就会人为的在脑海中设置许多困难,因为预先就想到了许多困难,也就感到畏难,最后被空想的困难吓倒了,不做了。这样的人没做多少事,但是他很累,因为是思想累,心累。
我们做事应该学会“上心不上脑”,上心可以保证我们做事的时候全身心投入,把事情做好;不上脑可以保证我们劳而不累,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在教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做事的一点零碎而粗浅的认识,总结如上,用以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尚文 2010年10月20日
教你怎么做人 十句话教你怎么做人篇四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先自我介绍一下,今天我在这里有两个身份:首先我是个老师,我当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现在还在十二小教书;同时,我又是一个15岁男孩的母亲。今天说不上是讲课,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因为坐在这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家长。既然都是家长,我们就共同探讨一个当今压在我们所有家长心头上最沉重话题----教育孩子。去年流行一首歌《伤不起》,我要说我们的孩子就伤不起。
许多家长跟我讲,只要为孩子学习创造个好环境再苦再累都不怕,最希望在孩子身上能实现自己没实现的梦想。可是,现在的孩子却让人感觉越来越难教了,让我们做父母的面临数不清的困惑,最突出的就是不理解孩子各种各样的古怪行为,不知道在竞争的压力下该如何教育孩子。究其原因是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很特殊的情况。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特殊情况呢? 第一,现在的孩子是我国第一代甚至是第二代独生子女居多。我们这一代是一家都有几个小孩,我们得一起抢着争大人的宠。现在反过来了,是几家大人要争一个小孩的宠了。我现在的班上有个孩子,外婆是我退休的同事,年纪老了身体不怎么好,总还带着这个外甥女宝贝。有时我劝她,不要太操劳,不是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吗。她对我说,你不知道,本来就跟孩子接触少,只能平时中午管顿饭,再不带孩子,孩子不跟他亲,听着孩子说起爷爷奶奶对她最好,她这个做外婆的就是不服气。平时花多了精力管孩子就希望能在孩子的问题上有发言权。所以,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该怎么解决,一大家子公说公有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己见,管事的人多了很难拿出个统一意见。第二,现在的孩子是在电视机、电脑前长大的孩子,电视、电脑占据了本该孩子和父母交流的时间。我的一个同事就跟我形容过他儿子一家的情形:儿子儿媳都在上海工作,难得过年回来,当然不要他们做什么家务,每天一吃完饭,儿孙三口就坐在沙发上,儿子端着一台14寸笔记本,儿媳玩7寸的平板,孙子也拿一个4.3寸的mp5,三个人各有所需塞上耳机玩得津津有味。本来是一大家子谈天说地其乐融融,现在只听到她老头子看新闻联播的声音。长此以往,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慢慢地,就会形成代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结果中表明,我国6岁-14岁的少年儿童空闲时间有父母相伴的时间趋向减少。上世纪末,十分之三的儿童有母亲陪伴,十分之一有父亲相伴;现在只有十分之二多一点有母亲陪伴,有父亲陪伴的比例仅为二十分之一左右。等出现代沟了,你再找他沟通,他就排斥你了,就好话歹话都听不进喽。
第三,现在的孩子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我们的国家还处在转型阶段:经济已经是市场经济.可是教育还是计划经济的教育,也就是说,这一代孩子既要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又要遵守残酷的应试教育的淘汰规则。讲起来是施行素质教育了,可是每当教育局来什么比赛通知的时候,比如陶艺比赛、书法美术乐器才艺大赛,我们班主任挺犯难,想找有一定水平的孩子参加还真不容易。另外,所有和升学相关的竞赛都取消了,华赛不搞了,希望杯不比了,可是重点中学的素质班都那么好进吗?比如我2011年带的那个毕业班,最先被录取的是一中二中直升班,我6月8号还在乐平监考高考,家长就来报喜了。过了一星期又考了一大批五中的。然后过十来天上报推荐的学生,这得比成绩吧,又提前走了十多个。剩下来的等到8月份电脑派位听天由命,所以我们景德镇人都爱把电脑派位叫“摇奖”,确实像中奖。别人最早的7月1号领中学通知书,暑假里游山玩水,你要在煎熬中等到8月中旬再领。好不容易进了中学了,9月份又来个分班考试。孩子们不想考好吗,所以说,孩子们比我们上学的时候辛苦多了。
正因为这些特殊性,所以才造成家庭教育困难重重。而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的,于是急功近利,绝大多数家长平时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孩子的好坏,而对其他方面往往不屑一顾。“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成了挂在父母嘴边的话。2005年,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在“你对孩子了解多少”千名母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妈妈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其次是“功课做了没有”。而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母亲每天见到孩子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玩得痛快吗?”说明我们只关注孩子成绩,而别人关注孩子是否在快乐成长。有些家长只要孩子考得好,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甚至在孩子考试之前就定了指标,如果达不到“指标”要求,就要“按牛头喝水”,责打孩子成了家常便饭。我们的孩子对此就有了什么“吃了顿竹笋炒肉”,什么“昨天你得的是男女混合双打,我要好一些,是女子单打”,什么“我今天又要得一张挨劈卡了”(不是“批评”的“批”,是“刀劈”的“劈”)。
2011年12月,一本《斗妈大全》在网络上迅速蹿红,作者是两位北京的四年级小女孩,里面记录了二十余招“斗妈”招式,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别看是小学生写的,还有前言:这本书专为6-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编写。我挑了其中几招跟大家来说说。第一招,老妈骂你的时 候,你可以:看着其他的地方,想别的事情。不管,不听。注意不能经常用。当妈妈的都有亲身感受,骂孩子时本来气不大,看到孩子这样不理不睬,气就不打一处来,越骂越来气。第三招,你老妈使劲骂你的时候,你可以装哭(使点劲儿哦!)注意一定要装得像(可以经常使用)。因为哭声可以引来能管住妈妈的人对妈妈进行干涉嘛。第十七招,当你妈骂完你的时候,你可以喊着要离家出走,拿一些东西,跑到楼梯口,哭着跑下去。注意别跑太远。书的最后还写了未完待续。家长们听了心情如何呀?肯定和我一样,玩笑之余不免要摇头叹息。这实际上是孩子长期在心里积累的负面反应爆发了。可能生活中很多孩子没有这样写出来,但是已经这样做了。
我们做父母的付出这么多,可结果事与愿违,为什么呢?主要是做家长的把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品性养成割裂了,“重智轻德”的做法才是罪魁祸首。家庭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也不可能是对孩子传授系统的知识。相反,培养孩子高尚德行,教孩子学会做人才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成功的孩子先做人!”,“小赢靠智,大赢靠德!”我们培养的孩子无论将来做什么,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我们的孝顺儿女,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时代在前进,不少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东西都会逐渐被淘汰了,但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为人处世原则不会变。那么教会孩子做人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我们要培育孩子有道德判断力。
道德判断是指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进行判断的过程。它能帮助孩子分清是非,确定合理的行为,有利于道德行为的定向。我这样说,大家肯定比较困惑。这样我先说说生活中的现象:往小处说,平时我接触的孩子,很多做了错事你问他原因,他都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是某某同学让他做的。这就是没判断力,在别人的教唆下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往大的现象说,继农民工、破产者等自杀高危群体之后,大学生也加入了这个群体的行列。频繁发生的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学生自杀的原因都很琐碎:有的原本是地方状元,到了精英云集的名校成绩不再名列前茅,有的是考研失利,有的是遭受感情纠葛,有的是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有的甚至是为减肥失败,这些原因竟都会成为年轻生命不堪承受的痛苦。随便到网上一搜“2011年大学生自杀”就能搜到四、五十起。痛心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会把年轻的生命如此仓促的画上句号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二是他们太漠视生命,根本没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所以造成他们只顾自己的感受,而不能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我们做家长的不得不考虑到网络会影响孩子的道德判断力。对于一些孩子遭受网友拐骗的事件屡见不鲜,就是因为他们同样缺乏道德判断力,茫茫然以为普天下人人皆善,很多话对亲身父母不说,对素未见面的网友却无话不说,认为找到知音,所以才会瞒着父母偷偷见网友。在关键时刻没有是非对错判断,才会受骗上当,棋错一着满盘皆输,整个人生都毁了。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力呢?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小到生活上的事情,大到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都一概由父母来决定,孩子就会缺少自己做判断的机会,这样就不能培养他们的决断力。抉择是每个人享有的权利,孩子也如此。给孩子机会去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当孩子遇事做出正确的决定时,这对他长大成人后在工作中有极大的帮 助。生活中,那些成功者大都是从小就具有较强决断能力的人。我们培养的是有主见的人,能够随机应变的,将来比我们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经常向孩子讨教他的世界里的问题,可以培养他的判断力。孩子小时候在游戏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错误的举动。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爬特别危险的地方,这时候最好用探讨式或者商量式来指出不良后果,然后纠正他的观点,让他明白这个行为是错误的。你的话语方式不应该是:你怎么能爬这么高的地方呢?你会摔死的,知道吗?下次再也不准爬了!而应该是:孩子,这样做要不小心会怎么样呢?真的那样了,你既不能和大家玩,又要受很多限制,多难过啊,你能想出来吗?真的那样了,奶奶妈妈会多着急呀?让他得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不光要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判断,同时也要随时支持他的正确判断这是一样重要的。每次教毕业班,家长对准备让孩子升哪所学校总是举棋不定,因为现在升学供选择的学校多了,如果你问孩子,他们一般都会说:我才不管呢,我老妈说我到哪儿,我就到哪儿。我从一位家长那里学到一招。他父亲先利用周末带着孩子把理想中学的校园全部参观了一遍。那些学校比我们十二小漂亮多了,我们哪有那么大的带塑胶跑道的操场,哪有喷泉。孩子一看,我马上能到这么美的学校来上学了,对中学生活充满了希望,学习的动力就有了。比你说一百遍要考中学了,你不好好学,没书读到乡下放牛去有用多了,孩子知道你假装吓吓他,不会那么做的。易娜爸爸再根据招生政策把优先选择的学校按顺序理了一遍,又结合自己家交通经济情况,给孩子分析了一下,孩子很快就有了决定。自己定的目标明确,孩子就会很努力去实现它。
再比如平时家长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看到孩子粗心、没上心学就不满意。我现在班上一个孩子,平时成绩不好,期末考了90分,从来没考上90分。孩子看到这个分数应该很兴奋,可是他妈妈拿到卷子就说“你 怎么考那么差,你看看人家董乐卉考了100分!”一句话就把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之火给浇灭了。当时说这话的家长还不止她一个。过后我在家长会上说,你这么说难道就表明你尽了心管了他,还是孩子在班上排名不好你很没面子想在家长面前挽回一些呢。孩子小,还算没顶嘴,在这样话语中成长的孩子何来自信心呢?他这时候不会想题目那些没弄懂,只会想,还有比我差的妈妈就不讲,我努力了妈妈也不在乎。他大了敢顶嘴了,说一句“你就知道一天到晚那我和人家比,那叫某某做你儿子算了”或者“那你呢,你看人家爸爸赚的钱比你多,人家都开跑车,你也不是没本事。”他以其人之道还以其人之身,你怎么办?你应该先肯定孩子的努力,有进步了。再让他仔细看看卷子,你觉得那里不应该丢分,还可以从哪里再得到更多的分?他肯定会为自己不认真答题吸取教训,也会自己选择学习的榜样。
总之,讨教式交流培养孩子的判断力,探询式交流纠正孩子的判断力,坚持这样,你的孩子很快会掌握他的世界里的原则,很自然地能做出正确判断。而这种决策能力,有可能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做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孩子是大人的影子,他们身上所有问题都能从我们身上找出原因来。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一旦出了问题,有很多家长往往都习惯性地把责任推给别人。在我平时的家访中不乏碰到这样的家长:母亲总说父亲忙于娱乐没管孩子,爸爸总说爷爷是孙子的挡箭牌,婆婆总说是媳妇教唆孙子变坏的。出了问题就怪别人,从来不找自己的原因。记得儿子小时候碰到椅子摔跤哭了,我都会这么哄“乖乖,不哭了,都怪这把椅子不好,妈妈替你打它.”使劲拍两下椅背,把手拍红了,儿子满意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孩子虽小,但每天都在接收着新的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将来遇到麻烦事孩子能不先怪别人吗?所以现在的孩子顶嘴、找理由本事第一,因为这是他从小到大的思维定式,而我们面对孩子的声声犟嘴只能摇头苦笑的份。我们正在品尝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像刚才那种情况一位父亲是我们的榜样。“爸爸知道你疼,你勇敢点站起来看看,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父亲这样在教孩子走路,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玩笑”,父亲却回答:“老兄错了,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呀!”这个父亲名叫宋嘉树,大家会感到陌生。但他的三女三子的名字名闻中外,是的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宋氏家族对于近现代中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方法让孩子领悟到的:只有自己学会站起来、学会下一次走路时不要被摔着才行,任何人都帮不了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帮自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遇到任何事都先会从自身去找原因去改进。
做家务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捷径。这里得举两个例子,两个孩子都是我七年前毕业班的学生:一个父母是买水果的,叫阿明,一个父母是菜场买冷冻肉食品的,叫小辉。我经常光顾两家买东西。临近春节都是他们生意最忙的时候。路过水果摊,看到阿明帮着大人理货送货忙前忙后。去买鸡翅,等着称菜的人挺多。就看到小辉的爸爸先打了个电话,没通,她妈妈就骂“你别指望他了,这是个畜生,他不会来帮忙的。”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两孩子怎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做法?当初教他们的时候,阿明要憨一些,成绩不好他妈妈愁死了,我就说你做生意带着他,别怕太阳晒着他,风吹着他,也让他知道做事辛苦。于是他妈妈就经常让孩子跟着,久而久之,小孩自然明白自己也是家庭一份子,家里生意好不 好他也有责任。所以多让孩子做点什么,买一盆好养的花让他浇水,养几只金鱼让他喂食,什么情况下都别忘了,无论碰到外出就餐外出旅游,甚至自己不舒服了也要记得自己完成或托人完成。万一没养好,也别过多责怪,他已经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会珍爱生命了。
孩子犯错也是培养责任心的好时机。孩子年幼,犯错难免,但不管有意没意,都应承担责任。平时我碰到上学经常迟到的学生,刚要说几句,家长就冲进来,还大声解释“老师啊,不好意思,是我手机没调好,睡过头了,你别批评孩子哦。”要不就是车子坏了,事后再了解,是大人的原因造成的很少很少,基本上都是孩子赖床造成的。父母做挡箭牌了,孩子在老师面前算是交差了。
爱迪生孵小鸡是我们从小就听到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有个真实版本。有位农村妇女孙闻鸿,儿子看到刚孵出的小鸡,他觉得好玩就在那里观察。之后他把那12只小鸡都给抓了出来,放到奶奶的床上,用被子给盖上了,然后在旁边等着看小鸡什么时候能出来。等奶奶发现的时候,小鸡都给捂死了。奶奶赶紧跑来找孙闻鸿,说:“你快去看看吧,孩子惹事了。”孙闻鸿问的第一句话是:“你打他了吗?”她事先跟婆婆说过,孩子如果做错什么事,不能打也不能骂,有什么事情跟她说。她问孩子怎么回事,儿子说:“妈妈,我看那只大母鸡天天捂着小鸡,一会儿把小鸡搂在怀里了,一会儿又出来了,我就想把小鸡放在床上,有被子给盖上,看它一会儿能涌出来。可你看它怎么不活了?”她跟孩子解释因为老母鸡身上的毛非常轻,就像头发丝一样,可被子很沉,小鸡承受不了所以被压死了。她还说,妈妈之前没告诉你,出了这样的事妈妈要负责。不过以后像这样的事可以问问妈妈,妈妈经验比你丰富,小鸡死了家里少了很多钱,你愿意和妈妈一起来补吗。孩子明白了他错在哪儿了,就帮奶奶养鸡。2001年,这个孩子邹耀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4年,这个农村妇女的二儿子邹博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部;2008年,女儿邹明珊考入浙江师范大学。这位母亲和孩子一起承担过错,孩子也成为对自己负责的人。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
第三,让孩子做个有孝心的人。
我们从媒体报道中听说了一些青少年虐待亲人甚至残忍地杀死自己父母的事情。最近一年“留学生机场刺母”事件引起大家热议。2011年4月1日晚,浦东国际机场留学生汪某与母亲发生争执,关于学费的问题。汪某用水果刀连刺母亲9刀,虽然儿子险些要了自己的命,有媒体称其儿子为“逆子”,母亲打电话去沟通觉得这种说法不妥。法院开庭,母亲情绪失控求轻判儿子。是父母拿少了钱吗?儿子东京的房租是每月一万二,还有生活费,加上一年学费8万元,每年开销三、四十万元,留学了五年起码花了一百五十万,而儿子这五年里没去打工受一下苦。以前有人说,一个家庭最怕有几种人? 一怕监狱里有犯人,二怕医院里有病人,三怕家里有瘾君子。现在要追加一条四怕屋里有啃老族,月光族、草莓族。(网络用语)
再说一件事,有个毕业的女孩子放假了到我这里玩就和我聊,有天晚上她写作业,听见妈妈出门就说:“妈妈,出门注意,早些回来啊!”可是她妈妈不仅没有体会到她的关心,却厉声责说:“难怪你总是成绩提上不去,我这么小的声音你都能听到,可见你根本就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孩子很委屈,说以后我才不闻不问我妈有什么事嘞。这两种极端做法都不行。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已经告诉我们什么叫爱了?爱的繁体是“愛”,是由“心”和“受”结合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当父母的付出这份感情,要儿女能够感受到才是真的,要不然就是自己的感觉。一方面家长说我爱孩子,这都是为了孩子好;另一方面却溺爱孩子。大量的事实证明好孩子就是这样被我们惯坏的。用爱呵护出来的孩子们,如何表现的呢?上大学的儿子好不容易给父母来次电话,短信内容可能很简单:钱,就一个字;母亲病了,中学生回家之后根本不闻不问,却抱怨没有可口的饭菜;小学生更是霸道无比,把自己喜欢吃的菜端到自己面前;在学校,憎恨老师的学生越来越多„„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如此的薄情寡义?“百善孝为先”,我们埋怨孩子不懂事,不体谅父母,可是孩子的孝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当我们在责怪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不知道孝顺父母的时候,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给孩子孝心教育了吗?
有一年的母亲节我给我的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为妈妈擦双靴子。虽然是五年级的学生,我还是交给了孩子方法:先用干布把鞋面上的灰擦干净,不要用鞋油,省得弄巧不成反成拙,有的鞋子用错了鞋油还不行,用妈妈用的便宜的护手霜,换块干净的干布一擦就铮亮的。当然做这一切时不要让妈妈知晓,当妈妈知道了,你再说声节日快乐。星期一,我问孩子们妈妈有什么反应。80个人的班,有十来个孩子没做这事,有23个孩子说妈妈流泪了,有十来个说妈妈高兴地说谢谢,有十来个说妈妈点点头说我懂事了,还有七、八个说妈妈说完好或者些谢谢就转过身去了。我说不是她不高兴,是妈妈中也有很内向的人,她不善表达,转过身去时也许泪花就在眼睛里打转。我很感慨,中国的妈妈们太 容易知足了,这些远远不够,我们养儿就是为了防老。
2011年毕业的那个班考得挺好,家长会请我们和中学老师一起吃个饭就像搞个交接仪式一样。很多个孩子祝酒说起感谢老师之类的话是滔滔不绝,但就听到一个孩子考上一中直升班的胡益萁,单独向父母敬酒,感谢爸爸妈妈,一时间,我们在座的大人都挺感动的。
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孝心的人呢?我认为两点最重要:一是身教重于言教。孝心是在父母的榜样下养成的。因此,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我自己有亲身体会。我妈妈从我孩子出生就一直跟我生活在一起,平时我属于游手好闲型,所有的家务都让我母亲一手包了,我就管孩子学习。05年,我妈妈因为脑血管动脉瘤破裂两次脑出血,后来到上海动手术才保了一条命。我当时在医院里,看着昏迷中的妈妈,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这种难过说起来很不孝,不是觉得妈妈在世时没让妈妈享清福没好好服侍她,当然这种愧疚也有,但更多的是觉得以后生活没主心骨了,不知道同时面对家务和工作怎么办。从那以后,我就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学会了很多家务。我妈还瘫在床上的时候,我每晚都起来倒尿。我告诉儿子从小婆婆怎么带大我和姨妈的。现在我要从对你的爱中,分一部分给婆婆,你要懂事点。我现在可以很自豪地说,从买到烧我基本都没问题。有时我会想,妈妈哪一天离开我,当然再怎么样我也舍不得,年纪再大有个妈在总是有福的,但是现在的我可能就会很坦然的面对这个问题,再也不会慌乱。现在我儿子都会说婆婆是个病人,又像个小孩,有事让她点算了。他生病了,就会说又要磨到你了,说明知道感恩了。我国著名的童话大师郑渊洁就说家长自己做出成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的最好方法。孩子会模仿家长走成功的人生之路。家长不成功,却要求孩子成功,等于家长种了土豆非要 收获原子弹。家庭教育的秘诀: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你的孩子看。所有孩子的模仿力,都比奥斯卡影帝影后出色一千倍。
二是从小处培养孝心。孩子年龄不同对孝心的要求就不同。别把三四岁的孩子说将来我要给你买栋别墅当孝心。比如我现在教的一年级的学生,学了一些教育孩子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的课文,问孩子在家帮家长做什么,孩子夸夸其谈洗衣、拖地、做饭,这肯定不是他们做的。我就要求他们家长回家你在看动画片会为他开门,家长工作累了你不应该在他面前吵闹,不要让家长在安全上担心你,每天回家能主动把学的新知识和学校里的新鲜事说给家长听,大了自然会陪父母聊天。再比如每次在送孩子过马路时,你是否跟孩子这样的聊过: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是领着爸爸妈妈这样过马路的,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过马路就需要我们来领了。在平时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你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孝心、感恩心是需要传递的,是需要回报的。
最后,让孩子从小要有合作精神。
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最频繁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强调“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强调合作。社会是一个群体,很多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我记得我家孩子小时候爱看一个动画片,叫《葫芦兄弟》传说葫芦山里蝎子精和蛇精危害百姓,只有种出七色葫芦,才能消灭这两个妖精。一个老汉种出了七色葫芦,变成七个男孩各有各的本领,有的是大力士,有的是千里眼,有的 是顺风耳,一个接一个去与妖精搏斗都失败了。老汉将他们联合起来,合成一个大金刚葫芦娃,集中气人的本领,终于打败妖精,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善于与他人合作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小学时期正是人的合作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孩子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首先要孩子学会看别人的优点。现在的孩子都很自我,看不起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就不会整合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奋斗,他就很难成功。所以从小教育小孩学会看别人的优点十分重要。怎样教育孩子要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呢?看别人的优点谁都会说,我们天天说,竟在他面前说别人的好,前面说了,这样做孩子反而会伤自尊,不服气,听不进。我们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让孩子一辈子都记住这个道理。这个故事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赛跑的故事过去的说法是兔子骄傲自满,打瞌睡了.乌龟跑赢了,现在有了新的版本。第一次比赛.兔子打瞌睡了,乌龟跑赢了。兔子就想,我跑得这么快,怎么跑不过乌龟呢?提出进行第二次比赛,这一次,兔子不打瞌睡了.结果兔子跑赢了。这回乌龟想.我第一次比赢了,第二次怎么又输了呢?那不行.就提出进行第三次比赛,这一次,兔子没有打瞌睡,乌龟又跑赢了。乌龟怎么能跑赢呢?原来乌龟把终点站设在一条河的对面!兔子很快跑到河边,但不会游泳,过不去。乌龟慢慢爬.慢慢爬.快爬到河边,回头看了兔子一眼,跳下去,游了过去.又跑了第一。从这里,我们教育孩子,乌龟有乌龟的优点,兔子有兔子的优点.你不要以为只有你聪明,别人都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我们还从中挖掘出另外一个道理:这个时候兔子跟乌龟商量,我俩合作吧,将来在陆地上我背着你跑,在河里面你背着我游,我们共同快点到达目的地。由此,我们教育学生要学会合作,按照现在时尚的说法就是要学会整合资源,从小就要有这个意识。
关于整合资源,也有一个小故事,过去的铅笔是没有橡皮擦的,美国一个穷画家画画的时候老是会弄丢橡皮,而频繁地找橡皮擦就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他在铅笔端上贴上橡皮,然后用铁丝缠上。在文具店朋友的肯定和帮助下,穷画家于1867年7月,获得了带橡皮的铅笔的专利。把专利卖给一家公司之后,拿到了约17年的发明费,其数目最少也有1000万美金。铅笔不是他发明的,橡皮擦也不是他发明的.他只是做了一个整合,就获得了一项专利,得到了千万美金,所以整合资源多么重要。
对孩子的教育中,一方面是自我精神、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团队的适应,合作精神的培养,两者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自我的个性和能力能在团队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求一朝一夕,而是形成生活习惯,碰到什么团队就融进什么团队,不但在学校团队,邻居团队中也是可以的。家庭团队中更能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比如,抬重物的时候,你就示弱一些,表明抬不动要孩子搭把手,两人一起抬。培养了合作精神的孩子,有很快融入团队并适应团队的能力,走到五湖四海,到处都是朋友,有了烦恼,就算父母不在身边也有人来帮他解开心结,他就能时时刻刻生活在快乐之中。有合作精神的孩子奖励到处都能有所作为,知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力量凝聚,这不是一种夸大其词的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而自小有团队精神的孩子,也会使家长的教育变得更加简单,因为他在团队中有学习切磋和自我教育的机会。考得差了不会说某某比我还差,懂得寻找提升自我的榜样。最后,我想用个故事来结尾,很多没有上过学的农民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也有不少有知识、高学历的城里人却把孩子管出诸多毛病,甚至培养出问题孩子,为什么?农民三句话就培养出了好孩子:第一句话:“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了。”不包办,把读书改变命运的责任给孩子,让孩子拥有了责任心。第二句话:“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情,要对得起良心”讲德行,告诉孩子做人的标准,广结善缘,将来人缘好。第三句话:“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来还有口饭吃。”这体现了父母无私的爱,无尽的爱!
看看一些城里人怎么把孩子教育出问题的:第一句话:“宝贝,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爸妈妈来办!”剥夺了孩子负责任的权利,培养出了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学习要不要紧,是父母的事,我是看得起你们才去读书的。第二句话:“宝贝,出去不能吃亏。”基本的做人准则都没有教对,一天到晚斤斤计较大打出手的孩子有难了谁会伸出援助之手。第三句话:“我告诉你,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别来找我!”给孩子感觉是有条件的爱,根本不是真爱。
只要拥有正确的方法,每一位家长都能把孩子培养成才,希望我们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
教你怎么做人 十句话教你怎么做人篇五
红山区第六小学
小学的班主任在常人的眼中是很没有“技术含量”的一件工作,“不就是安排一下清洁卫生,为学生调解一下矛盾吗?”说实话,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常有这样地感慨:“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一个班主任能把一个班集体中的五六十个孩子管理得井井有条,把清洁卫生安排好,也算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了。但实际上,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但要把基本的班务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要把一个班“揉成一个整体”,要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
“我们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呢?首先你们应该做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没有害的人,做一个不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生活的人;如果还有余力,就应该做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如果还有余力,那么就做一个对社会和他们有贡献的人;„„”这是我们班会课上必须给孩子们讲的一段话。
现在如果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如果一个孩子走上了邪路,总会有人要给他们找一些客观原因来开脱,而其中最常听到的是“社会、家庭、学校应该负起教育的职责„„”似乎学校老师没有教给他们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要求一样。
曾看到一个例子:有一天下雨,老师从校门口走出来,旁边是大学附属小学。一辆豪华轿车开过来停在门口,开车的是一位女士,开了车门把伞打开就匆匆忙忙往校门口走,然后就听到她的女儿在校门口对着她讲:“你白痴啊!现在才来!”老师听到这句话愣在那里,更让她惊讶的是,那位母亲竟然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来晚了。”这个故事给我很大的震撼!
假如这个孩子是我们的学生,纵使他考第一名,考一百分,我们会高兴吗?假如我们教的学生是博士毕业,而他却不孝顺父母,我们会高兴吗?假如我们教的学生是一个政治人物,而他却贪赃枉法,置国家人民的安全与幸福于不顾,我们还会挂在嘴上说:那个大官是我的学生吗?
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告诉我们做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人应该认真思索一下: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对孩子的终极关怀。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应该教给学生哪些社会知识、哪些做人的道理呢? 我在这方面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确立一个做人、做事的目标。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认为教会学生做人做事要紧抓“八字”、“三感”和“四名”。
“八字”是一个学生的做人方针。即:正直、尚礼、俭朴、扬善。所谓正直是要求学生能够诚实,正视自己,能够明辨是非,坚持正义和真理,不断求真;尚礼是要求学生能够中华民族注重礼仪的传统,尊老爱幼,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俭朴要求学生朴素自然,知道节俭,能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扬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同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学会帮助他人,做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三感”是一个学生应具备的做人素质,即: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校园责任感。学生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对于一个家庭的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应该健康快乐地成长,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给自己的父母带来快乐,这就是一个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校园责任感是指学生应该维护自己的学校的荣誉,热爱自己的学校,努力建设好校园文化;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有义务去推动社会的进步,为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四名”是一个学生学会做人的途径,即:读名著、看名片、赏名画、听名曲。新课标强调了在学习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时,重要的不是说教,而是能让学生内醒,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该做怎样的一个人。名著、名片、名曲、名画对一个人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要倡导“四名”教育。
我们还应该在我们的《班规》里明确提出我们班的育人目标是“做一个自己幸福而且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最高要求是“让我的存在使别人感到幸福”;最底线的要求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给别人带来痛苦。”学生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就会以此为标准,朝最高要求看齐,长期坚持下去,还会产生一种做人的自豪感。我们提出的做事的要求是: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得超出别人的期待。我要求学生即使擦黑板也要擦得一尘不染,擦出全国一流。因为有这样一个目标在,学生在做事的时候就努力追求卓越、追求一流,追求超出别人的期待。
著名育改革家魏书生说,“班主任要把班级的所有事务交给学生,凡是普通学生能做事,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事,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他还说,“班主任是干什么的?班主任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事的。”
每一个学期,我们都应该给学生上一堂“做人与做事”的专题讲座。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做人如水”做人要像水一样充满智慧。
学生在成长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坎坷和挫折,他们的前途需要教师、家长去引导,不应把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事看成小事,要从小事入手。我们要从一件事、一个动作、一点提示、一个表扬、一句话做起,做到事事育人,处处都育人,教会学生做人做事,要注意以下几点:
1、疏堵相伴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用堵的方法是堵不住的。把“堵”与“疏”结合起来,变“堵”为“疏”。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多一些民主、少一些专制;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情感、少一些烦躁;从而增强学生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2、严宽有据
一是指导思想要有严格的要求;二是学生行为习惯上要有严明的纪律; 三是学生违纪面前要有严肃的态度;四是处理班级事务时要有严谨的步骤。“严”的同时还必须伴有“宽”的成分。教育学生的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悔过自新的空间,班主任应有宽宏大量的气度,对学生宽大处理,让学生认清错误后悔过自新。
“严”与“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严,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冷热交替
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有些事情的发生,需要趁热打铁。如: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肯定班级的成绩、不良苗头的出现,都要“热加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要不吝惜表扬;对不良苗头的出现,要及时处理,把矛盾消灭在萌芽阶段。象有的学生偶尔违犯纪律或因能力所限理解不全面导致失误等,则要延缓时间,冷却降温,予以“冷处理”,也许这样做效果会更理想一些。
4、收放有度 魏书生曾说过:“管是为了达到不管”。要讲究一点“管”与“放”的艺术。管是手段,不管是目的。但不管绝不意味着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是把很多事交给学生自己去做,培养全体学生的“共管”为前提,全面提升学生自制能力。
5、虚实结合
班主任要立足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发展的实际,从点滴小事做起,同时又要有长远的眼光,坚持学习、研究与探索,做到既务实又务虚,虚实结合。所谓“务实”,就是班主任要从学生实际和班级的实际出发,从当前具体的小事做起,处处教育学生心系班级,要有正义感、要有感恩的意识。最好每个月选择一个主题,让全班学生充分讨论,教育他们如何做人。所谓“务虚”就是班主任工作需要理论指导,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探索自己的工作方法与策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理论水平,来更好的教育学生。
三、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给予具体指导。
怎样教会学生会做人、会做事呢?我主要用这些方法:
1、小故事中讲道理
担任的低年级的班主任,学生年龄小,许多道理就算老师反复讲,他们也许还是不太明白。于是讲故事成了班主任的首选,可以准备一系列图书,比如《心灵鸡汤》、《小故事大道理》等,我们可以利用晨会、午会课的时间给学生讲一个个小故事,从浅显易懂,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中让学生明白道理。
例如,现在带的班级中有些学生集体意识淡薄,常常只考虑个人而不顾他人和集体。我选了《留一些柿子在树上》这个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个故事讲述的是韩国北部的乡村公路有很多柿子园。收获季节,农民们却会留下一些熟透的柿子不摘下来。原来,有一年冬天,天大寒,在这里栖息的几百只喜鹊因没有食物而被冻死。而第二年,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柿子绝收。文章结尾写道:在收获的季节里,别忘了留一些柿子在树上,因为,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全文一共约四百字,而文章的主题非常突出。学生听后都能领悟出“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深刻内涵,也懂得了自私自利是害人又害己的道理。
故事除了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更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每天讲一个充满爱心和哲理的故事吧,它胜过你说过一万遍大道理。
2、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念,告诉他们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用西方法学理论来说:“法所不禁则可为之”,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应该做到遵纪守法。国家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的禁止事项,那肯定是不能越雷池半步的,这一点应该让孩子们终身牢记。可能有人会说“随着时代的变迁,法律也在变化,况且法律条文多如牛毛,怎么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呢?”但是这几点恐怕是不能忘记的吧:别人的生命和财产是应该尊重的,公共财物是应该爱护的,危害他们利益的事是不能干的„„也就是什么偷鸡摸狗抢劫杀人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他人的事情是不能做的,这总应该知道吧?损人不利己的事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也不能做。如果更进一步说还有很多事情法律虽然没有禁止的事但我们也不能去做。比如在公共场所喧哗,乱丢杂物„„即使在自己的家里,如果你的行为给邻里带来不便时也应该立即纠正。这就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来了。
3、培养孩子们的基本社会责任感。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做什么事就只会“照顾”到自己心情或感受,我行我素。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本来就有很严重的自我中心的思想,如果没有人告诉他们该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他们又怎么能与他人协作呢?没有良好的合作,一个人要想在现代这样的科技发达的时代有所作为,那将是很难很难的。因此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首先是对自己该完成的任务的责任,如对自己的学习、言行举止、对自己承担的班务工作负责,做一个学习上勤奋的学生,谈吐文雅有风度的孩子,对班上事情上心的人:再进一步就是对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负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对他们有益的事;再进一步那就是要对父母、对长辈、对老师负责,把他们的希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把他们话作为进步的动力;最后是对生命包括自己和他人生命都要负责,要尊重、敬畏生命,因为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随意代替或者剥夺它的,只有尊重生命的人才是真正可以谈得上是负责的人。做一个好孩子虽然很不容易,但我们应该努力去争取努力去尝试,做事情不容易让每个人都满意,但却能够让每个人都认可自己是尽力而为了的。
4、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评价观,能明辨是非曲直,能分清什么是好事谁是好人。虽然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对人和事的评价已经找不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了。但是是非曲直却还是应该有标准的。我们说没有绝对的好人绝对的好事,但相对而言那些损人利己的人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人,那些当面阿谀奉承背后说三道
四、哪些当面说人话背后使绊的人、哪些为了利益出卖他人和集体、国家利益的人、哪些把朋友当作工具来利用的人、哪些尽干些偷鸡摸狗见钱眼开的人肯定不会是什么好鸟,这种人不但不能交而且还要远离他们,常言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能够辨别清楚好人好事坏人坏事才能对自己的言行对待评判,也才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不然就会成为一个糊涂虫,就会把恶俗当有趣也不知道。
5、教给孩子们最基本社会生存知识,培养基本的生存技能。实际上很多生存的技能如果从小得到培养他们会终身受益匪浅。比如做怎样办黑板报、怎样当好一个班长或者小组长、怎样给同学做思想工作、怎样与他人交谈、怎样在遇到危险时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怎样预防人身伤害、怎样与坏人机智地作斗争„„还有如怎样待人接物、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小客人和做一个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的不主人。甚至我们班主任还可以教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技巧,比如怎样安全使用电、气、火,怎样向他人求助等等,都上我们应该向他们传授的。
6、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他们开具各个阶段的“读书目录”。一个人对书籍的爱好程度实际上反映了他的生活质量。“所有民族的文化中都存在规范人类行为的约束机制。”这就是说文化的主要载体书籍他可以教给孩子们我们民族文化中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当然更能够告诉孩子我们的民族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在思考什么,我们的传统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通过书籍,不但人类文明的火种在历史长河中传递,而且还可以启迪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开卷有益”可能对孩子们并不适用,所以读什么书应该有所甄别,这个任务应该交给家长和班主任。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读不同的书,了解适合他们的不同知识,不但可以提高知识的掌握效率,而且还会让孩子们不至于“食古不化”,或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开读书汇报主题班会、办读书小报、举行故事会、举行读书笔记展示等形式来检查读书效果。随时总结随时改进,真正让孩子们爱读书——“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四、学会做人、做事要处理好的关系。
1、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做人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应该和谐相处,最好的人际关系是“1+1>2”。“1+1>2”也就是两个在一起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互相监督、相互促进,两个人在一起的整体功能,比两个人单打独斗的局部功能之和大。这是我给同学提出的选择朋友、甚至同桌的标准。同样,推而广之,我们班是一个55人的集体,我们也要使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使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2、“上心不上脑”处理好人和事之间的关系。
“上心”与“上脑”之间有这样一些排列组合关系:不上心,不上脑;上心不上脑;上心上脑;不上心上脑。
不上心,不上脑,处在一种无心无意的做事状态,累是累不着,却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上心不上脑,就是做事用心去做,一次只做一件事,只想一件事,做好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完后,从心中和脑中把这件事丢掉,再捡起另一件事,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上心不上脑,它体现的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一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从容,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来时的淡泊,一种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的超脱。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只要做到了上心不上脑,就可以劳而不累,事半功倍。能够做到上心不上脑的人,天天开开心心,不管是忙还是不忙,时时脸上挂着微笑,口中吹着口哨或哼着歌,但他的工作效率却高得惊人。现在想来,“上心不上脑”,真是做事的黄金法则。
上心上脑,做事很用心,但是拿得起放不下,满脑的细胞都纠缠在这件事上,这样的人也可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但是,做事的过程很累。这样的人,虽然责任心很强,但是活得沉重,活得累,效率也不见得高。人活着就是追求成功和幸福,没有幸福的成功,也不算什么成功。
不上心,上脑,这是很多庸庸碌碌的人常犯的错误。他们成天脑海中都在想,什么事情应该做,要怎样去做,什么时间去做。在想的同时,就会人为的在脑海中设置许多困难,因为预先就想到了许多困难,也就感到畏难,最后被空想的困难吓倒了,不做了。这样的人没做多少事,但是他很累,因为是思想累,心累。我们做事应该学会“上心不上脑”,上心可以保证我们做事的时候全身心投入,把事情做好;不上脑可以保证我们劳而不累,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在教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做事的一点零碎而粗浅的认识,总结如上,用以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我也希望全体班主任做这样的人:
不辱使命的责任人;
廉洁自律的正直人; 承上启下的联系人; 准确定位的明知人; 体贴入微的知心人; 拨云见日的指路人; 做事谨慎的细心人; 化解矛盾的有心人; 精通管理的明白人; 教育教学的知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