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工作随笔大班篇一
这一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组、二组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到了水杯架跟前。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请任奕冰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仁奕冰大声喊:“一组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老讲话,别人还听的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许多。
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升入中班后,孩子们似乎真的长大了,不但个子长高了,而且可能受到周围成人的教育和鼓舞,自我意识也增强了,当看到孩子们吃饭有进步,我总是会夸奖道“哇!你今天吃饭又快又干净!老师很高兴”,“嗯,因为我已经是大班哥哥/姐姐了”。听听,这就是孩子们自我意识的体现。
升入大班后,孩子们思考问题也更加深入,更加专注。那天餐后,孩子们和往常一样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玩,陈先铭拉着我的胳膊抬着头,认真地问我“老师,天上哪颗星星最亮?”我一愣,意识迫使我在记忆库里找信息,查询失败,我只能诚实地告诉他“我将和你一起去寻找答案”并约定第二天共同来比较答案。菲菲是我们班的佼佼者,也是其他孩子的楷模,那天我们的晨间谈话内容是“猪为什么喜欢睡懒觉”“因为猪脑子里面有一吖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就跟人们常听到的麻醉剂相似,而且猪特别不爱动,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猪特别喜欢睡懒觉”在孩子们自由讨论后我总结道,“老师,懒洋洋的身体里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东西啊?”菲菲接着问道,“我想也是,因为懒洋洋也喜欢吃东西,不喜欢运动”。
我们在惊喜于孩子们成长的同时也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着力为大班的孩子提供充满想象和发散思维的空间,让孩子们能在宽松和愉悦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思想和潜能。
幼儿园工作随笔大班篇二
xx小朋友近段时间经常和高琪小朋友呆在一起,本来很乖的她变得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不好好听课,午睡时两个人凑在一起讲悄悄话。考虑到她爸爸妈妈工作较忙,我们就电话联系了她的外公。
我说:“xx的外公,你好!近段时间,你家xx小朋友经常同高琪小朋友在一起玩,无论干什么,她们两人总喜欢粘在一起,现在,上课时比以前不认真了许多,总是乘我们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同小朋友讲话,午睡时也是如此。”xx外公说:“老师,你好!我们最近采茶叶比较忙,也没有时间来管她,放学后就让她跟曼琪自己玩的。以后我们一定要多抽时间来关心孩子,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多和老师联系,一起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活泼的成长,并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爱学习的好习惯。感谢你们与我们及时沟通让我们了解了她在学校的情况,我们会与她沟通了解情况,同时我们也会进行适当的教育。”
通过这次我们对xx小朋友的电话家访,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她在上课时能认真听讲,午睡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善,现在xx小朋又成为了原来班上那个聪明、活泼的孩子。通过这次家访,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家园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今天,我去文欣宜家,和她妈妈聊了聊,一方面了解孩子在家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反馈孩子在学校的变化。我们谈了文欣宜小朋友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近来孩子在语言表达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园中总是很少说话,老是坐在自己的位上,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表现出来,孩子的学习缺乏耐性,动手能力不是很好。通过家访得知她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不太一致,在家里是一个非常活泼,什么话也说爱唱、爱跳的孩子,只是孩子在家都是奶奶喂饭的,衣服自己没穿过,所以自理能力差。很多时候父母说的话没有老师的话管用,因此老师除了在课堂上应用各种教学方式让孩子学到知识外,我还打算尽快和文欣宜交朋友,让孩子感觉老师就象妈妈一样,表现出自己的性格来。课余时鼓励孩子们与她玩耍,增强孩子间的亲和力,正确引导孩子的发展。提醒家长孩子的动手能力差是因为没锻炼造成的,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孩子在家还是要靠父母的引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有父母指导,在园有老师教导,双方一起努力一定能让她学好的。
与家长的沟通架起了幼儿园和家的桥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一方面家访给家长全新的感动:“老师的家教理念让家长们耳目一新,从来没有想到,教养孩子还有那么多的道理!”另一方面,让我清晰的认识到:每个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不同,会让孩子性格、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处事方式各异,身为教师的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全部情况,因材施教。
幼儿园工作随笔大班篇三
自由是每个人无比向往的生活方式,那么又该给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怎样的自由呢?
每一个人自出生时就具备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每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成长的潜力。成长是一个自发的事情,不是靠家长和老师来构建的。
蒙特梭利把这个成长的潜力称作“精神胚胎”,弗洛伊德把它称之为“生命的能量”;华德福教育把它称为“灵性”。所以,如果你想要孩子成为他自己,让这个精神胚胎逐渐的变大,跟他的生命融为一体,那就要把自由还给孩子。
记得园领导在一次分享中提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提倡小朋友们应该回归本真,回归大自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为幼儿们提供了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的游戏场所。除了游戏场地、游戏项目的制定外,老师是如何引导幼儿游戏、如何说服家长们放手,让幼儿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畅享游戏的快乐呢?
一座超长的地下城堡,不要说小朋友们了,就连我们成年人都想进去玩一玩,虽然游戏场所十分吸引人,但是面对游戏过程中的惊险与刺激,家长们会同意幼儿进去玩耍嘛?面对这些高低不平的沟沟坎坎,会不担心幼儿有危险嘛?”
面对这些抛出的问题,那么我们老师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不应该强行的去改变家长的想法;有这种顾虑很正常,因为我们做如何事情都要本着以幼儿的安全为前提,先给家长一段时间,让他自己去观察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当那些有顾虑的家长们看到其它幼儿都能开开心心且安全的在玩耍。只有他的小孩,站在那一动也不动,什么都不能做,家长们的心里难免会有些失落,渐渐的就会觉得自己多虑了,这个游戏场所其实很安全。
等待家长对这项设施有了一定的认可后,我们可以给家长们灌输与大自然接触的好处,引导家长们放心的让幼儿尽情的去玩耍!尽可能的释放幼儿的天性。有时踩着地上泥泞不堪的水,看似很脏;其实是在潜意识的挖掘幼儿的好奇心和能动性,通过随风荡漾着的秋千摇摆,看似很危险;其实是在锻炼孩子们的胆识和身体协调性。同时孩子们玩起来狠嗨、也很有乐趣,很刺激的。
任何尝试和探索都是存在风险的,在双节前夕,我有幸学习了食育课程,当我了解到大班的幼儿能够轻车熟路的使用刀具切瓜果蔬菜,使用榨汁机榨水果时,我惊叹了!
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且不说我们看到孩子用锋利的刀刃切东西了,我们甚至连让孩子拿刀具的勇气都不可能有吧?每当孩子磕伤或者碰伤或者哪里破了点皮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会特别紧张:“啊,宝贝你流血了”,而小孩子们看到我们大人的反应,也就自然而然的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受了很严重的伤害,心情也变得紧张了起来。
我惊叹他们是如何培养出来这些自理能力超级强的小朋友的!这就是放开手、大胆的让孩子去尝试!再说了,不是一开始就让小朋友拿刀具去练手的,都是经过一层一层摸索练习才会让小朋友去尝试的!”
是啊,让小朋友们自主去探险的过程中,很多探索都会伴随着风险,我们权衡一下,如果这个风险是在小朋友和大人,都能够承担的标准内,我们就应该放心大胆的让小朋友们去做。即使受一点小伤又怎么样,比起“我不行”这种持续的挫败感,擦破点皮又能算什么?
在生活习惯等问题上,培养小朋友有规则、稳定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有的小朋友吃饭,不专心,吃两口就跑,很快又说饿,要吃零食。这种习惯非常不好,好像吃饭并不重要。
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喂小朋友吃饭,帮小朋友做本该自己做的事情。虽然父母都是出于好心,但是,每替小朋友做完一件事,等于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小朋友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到头来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饭、穿衣服了,咱家的孩子还得喂、穿衣服还需要帮忙。
在去年我带的大班小朋友里,截止到大班下学期,有位小朋友在家里还是处于被喂饭的状态,你肯定想知道我是如何知道的!下学期刚开学那几天,小朋友们的心情都十分的兴奋,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好朋友,难免会情不自禁的控制不住自己,有一天吃早饭的时候,小朋友们边说边吃,老师理解到小朋友们的心情也没有过多的去干涉,但是我却看到了那位小朋友,也不跟别人说话,自己也不吃饭,他侧身对着桌子坐,怎么看怎么像旁边坐了一个人给他喂饭的姿势。那天晚上我带着这个疑问,问了他的妈妈,结果大家可想而知;然后我们又苦口婆心的'劝他妈妈,让小朋友自主吃饭!吃饭这件小事,本来小班的时候就应该学会的本领,结果大班快结束的时候才学会!
父母为孩子代劳太多,就会让孩子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妈妈跟在后面“擦屁股”。
所以,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无休无止的呵护,而是还自由给他们;让孩子适当面对风雨,尽快成长起来。愿你的孩子睿智又勇敢,同时也拥有能力和信心,自由自在、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工作随笔大班篇四
我总觉得,在幼儿园工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虽然有忙碌,有辛苦,但是看着一个个小朋友,我们的内心,就会无比的快乐。自从进入幼教行业,投入工作以来,总是那么的忙碌,我们也逐渐适应了这样充实的生活和快节奏。
感谢徐老师的照顾。开学以来,一直忙着幼儿园里的一些烦琐的事情,对班级往往是无暇以顾,是她一个人在默默整理教室,布置环境,照顾孩子,什么累活都是她抢着干;又是她带我熟悉家长和孩子,向我介绍每个人的特点,让我更快地融入新集体。
感谢家长的理解。虽然接触不多,但也让我看到了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对于我这个新老师,大家都抱着积极的心态接受,对我充满了信心,而我,也不会辜负这些家长的期待。
感谢孩子的可爱。慢慢和孩子朝夕相处了一段时间,孩子身上洋溢着天真的气息,纯真的心态让我不由自主的喜欢,我和孩子由陌生慢慢变成熟悉,最后变成亲密。
尽管会感觉累,但还是时刻准备着;尽管现在已差不多是期中了,但还是会认真对待。路还很长很远,我和同事会心连心、手拉手一起努力扛过去!
幼儿园工作随笔大班篇五
明天要给全园孩子打疫苗针,而打针对于小班孩子来讲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家长、老师、医生都觉得很难办,不知道怎么解决孩子哭闹的问题。我想:孩子怕打针,是怕穿白大褂的医生呢,还是怕打针的疼呢?
于是我想了个办法,今天我来当医生,亲自给孩子们“打针”。我换上一件白大褂,取来了棉签、水和一只没有针头的注射器,这样一个临时的诊台就搭好了。接着,我请来了一位班中最胆小的女孩子,并把她的袖口挽到了胳膊上,用棉签沾了点水,学着医生的样子涂抹了起来。这时孩子开始紧张了,肌肉也绷紧了。当我拿起针,她就害怕地对我说:“别打了,我怕疼。”
“不要怕,一点都不疼,很快就打完了,你要给小朋友们做榜样,对吗?”我轻轻地说。
听到这儿,她就努力地“忍”着。当我真的把注射器按下去的时候,她倒吸了一口气,其他小朋友的眼睛里也露出了紧张、担心的神情,争着问她:“疼吗?”她说:“不怎么疼,就是有点痒痒。”孩子们都拍起了小手,对她说:“你真勇敢,你真棒!”听到这样的赞扬,小女孩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接下来,我又请了几个平时打针时哭闹得特别厉害的孩子,他们在接受我的“注射”时,有的眉头紧皱,有的把脸转向一边,有的紧紧地闭上了眼睛,有的用力地揪着我的衣角,但没有一个执拗不打针的。看到小朋友们打针时都没有哭,班上的“大哥哥”帅帅说:“奇怪,为什么吴老师打针就不疼呀?他们胆子小的都不怕,我们就更不怕了。”
“对!我们都不怕打针,我们都特别勇敢,”听到大家坚定的呼应,我的心里也很高兴,于是我接着对孩子们说:“吴老师今天是第一次给小朋友打针,技术不太好,可是真医生打针的技术要比吴老师强多了。”
“我不信。”帅帅说。
“那你们明天自己试一试,比一比就知道了”
第二天,医生真的给小朋友们来打针时,我们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哭闹的,反而倒很轻松,连医生都说:“你们小班孩子打针比大班的孩子都勇敢,真够奇怪的。”
这是为什么?原因我最清楚。其实孩子们在打针时哭,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疼,而是多种心理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小班幼儿的思维形象具体,从小医生打针就给孩子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几次打针经验的积累就使得他们害怕穿白大褂的人,害怕打针这件事;再加上有时成年人用打针来吓唬孩子,使孩子从心底对打针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另一方面,小班幼儿的情绪非常容易受感染,同时控制情感的能力也很弱。如果打针时的氛围很紧张,那么有一个哭的,大家都会跟着哭;相反,如果给他们创设一个轻松的氛围,他们就会在放松的情况下变得很勇敢,不害怕打针了。这次给孩子打针的经历也提醒我,面对孩子时,一定要了解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分析后再制定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幼儿园工作随笔大班篇六
教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教师要时常观察幼儿,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我的影子,发现污点,不要怕孩子笑话,主动承认不足之处,及时擦掉污点,擦亮镜子,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影响下,个个成为教师的小影子,成为有礼貌、有潜力的好孩子。
这是一件发生在午睡室里的一件事情,当我说:“小朋友们,午时好!起床了。”孩子们一个个都起来了,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去帮一些动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从果果的身边走了过去,身体没把握好平衡,差点摔跤,就听惜筠宝贝说了一句:“卢教师,你要留意呀,下次走路的时候要看好,别摔跤!那样会很疼的。”
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貌,心里头温暖极了。这些幼儿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教师,就像教师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我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班级教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爸爸妈妈都来学一学。在孩子的眼里,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我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教师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教师要三思而后行!
幼儿园工作随笔大班篇七
怡菲是个性格有点像男孩子的小女孩。凡是教过她的老师没有不头疼的。
她个头不高,在班里众多高大的孩子中并不怎么起眼,但是却特别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钻桌子、上椅子是常事。尤其是午睡时,她不但自己不睡,还会抓抓这个,捏捏那个,弄的其他下朋友无法入睡。没办法,为了能让她安静入睡,每天我都会抓着她的小手,轻拍着她,看着她入睡,慢慢地她改掉了一些不良的坏习惯。
渐渐地我发现怡菲虽然有些调皮,但却很聪明也很有爱心。常常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一些事情,因此我常常表扬她。每每听到我的表扬,他会更加努力地去表现自己,我很欣慰。渐渐的将目光转向其他幼儿。
一天,班里的鞠欣诺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小裙子。我将她叫到眼前,夸了她几句,顺便帮她梳理了一下乱糟糟的头发并和她聊了几句。谁知这时怡菲大哭了起来,我一愣,忙走到她身边问她怎么了?她抽泣着说我不喜欢她、喜欢鞠欣诺了。我笑了,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对她说:“怎么会不喜欢呢?你们都是老师的宝贝呀。”听我这么一说,怡菲破涕而笑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关爱,做老师的宝贝。由于怡菲的进步,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让她误以为老师不在喜欢她了。而我想对他们说的是:“老师永远爱你们。”
幼儿园工作随笔大班篇八
就在前几年的时候我调入幼儿园工作,成为了一名保育员,刚调入幼儿园那会儿,我以为保育员就是做好班级的卫生消毒工作及一些杂碎的日常事物。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发现教师的工作压力十分大,有些工作需要保育员的配合,而保育员的日常工作也需要教师的协助才能完成。透过学习,我明白了幼儿园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教育与保育,而是需要保教配合,保教共育。
而我所在的班级是中班,我园中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多为三岁半的幼儿,因此,幼儿新入园时不是很适应,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关心和爱护。以前,接待新生都是老师的事,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对我这个保育员也十分依靠与信任,于是,我也参与到了接待新生入园的工作中来,并且,把接待工作记录下来,总结成败做成笔记,让自我的工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心应手,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也正是因为细致的工作,受到了家长和园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新生入园的情绪表现
新生入园第一天,大部分幼儿表现为情绪紧张、害怕、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拉着家长的手不放,要回家。但当家长离开后,多数幼儿在老师的说服下能停止哭闹,个别幼儿会表现激烈,不听劝说,哭闹不止,更有甚者会耍赖,踢打是老师或咬人等不受控行为。这时必须不能生人探望,这样会让他们更加想起自我的亲人,会重新哭闹。有些家长能与老师很好的配合,放心的将孩子交到老师手中,有些家长则表现为放心不下,跑来偷看,这样一旦孩子看到会加剧孩子的哭闹情绪。还有的孩子在第一天来时并不哭闹,他们会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感兴趣,第二天就会醒悟过来,不再想上幼儿园。其实,把孩子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用哭闹来表现自我的情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孩子的表现为分离焦虑,随着时光的推移,孩子会渐渐的适应新的环境,只要家长能够配合,孩子会适应得更快。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只用了一周就适应了幼儿园丁生活。
雷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第一天入园时表现得十分开心,还和妈妈再见,自我一会儿玩积木,一会儿看图书,别人哭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玩的兴致,有时还劝身边的小朋友不要哭,还给他们擦眼泪,那副模样真叫可爱。第二天,妈妈送雷入园,雷满脸泪水,一双小手紧紧的抱住妈妈的腿不放,妈妈强行掰开雷的小手走了,雷委屈的嚎啕大哭,我赶紧抱住雷,正在安慰他的时候,他呕吐了我和他一身,我没有生气,拉着他清理了赃物,并安慰她说妈妈下午会第一个接他。第三天,他依然抱住妈妈的腿,我走过去轻轻的叫了一声“轩轩来,抱那里,我拍拍自我的大腿,“你看,老师像不像妈妈,老师也是妈妈,老师和妈妈一样喜欢你。”第四天,雷来的时候有点抽泣,但没有大声哭闹,也没有呕吐,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的进步,他逐渐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二、尽快与新生建立情感
孩子的情绪稍许稳定,老师就要及时的与他们建立情感。让他们觉得老师也是亲人,也是妈妈。活动中对孩子轻言细语,经常抱抱孩子,让他们有安全感,教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有成功感和满足感,对做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教育,不能放任。组织活动要丰富多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喜欢老师,依恋老师。个性对适应潜力差的孩子要多关心,避免他们的情绪影响到其他有所好转孩子。
三、进一步稳定情绪
幼儿生性好奇,因此,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幼儿园的环境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我园鲜艳好看的大型滑滑梯玩具,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忘记离开父母的焦虑,教室的桌面玩具也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摆弄一会儿。孩子入园前,家长要带孩子多玩一会儿滑滑梯,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再进入一日正常的活动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
孩子在哭闹时并不能一味的迁就满足。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很会看大人的眼色行事。如果一次透过哭闹到达了目的,那么下次他还会故伎重演。因此,老师和家长要配合默契,透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以前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透过观察和分析,方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因此,观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不一样的孩子会有不一样的反应,教师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工作随笔大班篇九
生气的小水杯
在我们托班的教室里,每次吃点心或是喝水时都会听见“嘭嘭”的敲击声,无论你是大声提醒还是轻声教育,孩子们亦然是我行我素。
一天下午吃包子,我请孩子们在杯架上一个一个拿回自己的小水杯,先拿到杯子的孩子又开始拿杯子敲击桌子,一不留意,达达把杯子敲到手上了,他哇哇大哭起来,我灵机一动,安慰一番达达后,就趁机说:“哎呀,小水杯生气了!”孩子们诧异的望着我,“你们平时老是敲小水杯,此刻把它敲疼了,它就发火了。”我神情严肃的说,“以后还敲不敲小水杯了?”我问达达,小朋友也看着达达,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此刻孩子们吃点心或是喝水时,小朋友们很少用小杯敲击桌子了。偶尔有用轻声提示一下,他们也就停止了,我既欣慰又深深感悟到:托班的孩子对很多日常现象喜欢拟人化,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会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