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小花文档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 其他范文

最新文物的前世今生手抄报(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范文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文物的前世今生手抄报篇一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收藏着一只小藤篮。长厘米,宽厘米,高18厘米,系藤编织而成,呈长条形,有底无盖。篮子提手底部已脱离篮筐,篮子多处断裂、虫蛀,篮底霉烂严重,已形成两个大窟窿。

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红军后方医院医务人员用来育婴的摇篮,是革命的摇篮,原本有五只。它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往事。

那是1934年的夏天,xxx军队眼看就要推进到中央根据地的腹地,形势严峻、战斗激烈,前线红军的伤病员大批地向设在于都县新陂乡车脑村的红军后方医院转来。

一天傍晚,护士二组组长宁蓝安顿好几个新进的伤病员后,又毅然接下了院长安排的特别任务——照顾婴儿,“这些都是英雄的孩子,要好好照顾他们”。看着五个睡梦中的婴儿,宁蓝和同组的姐妹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护士二组共五个人,原本就承担了四五十个伤病员的护理工作,每天都要量体温、打针、上药、抢救、外出找药配药……现在,又多了几个婴儿,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夜深了,医院渐渐安静下来。宁蓝做好最后一遍医护检查后,又像往常一样摸着黑,往刘阿婆家走去。只是这次,背上多了个孩子。村里的刘阿婆孤苦伶仃,几年前儿媳妇因难产离开了人世,前些日子又把儿子送去参加红军。宁蓝知道老人体弱多病、无依无靠,每天安顿好伤员后都会到刘阿婆家帮忙做一些家务。

“又要照顾病人,又要照顾孩子,可累着你们了,以后就别来照顾我这个老婆子了。”“阿婆,我不累,您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孩子除了我带的这个,还有四个呢。”宁蓝把刘阿婆的房间打扫干净后,又安抚她睡下。

第二天傍晚,宁蓝在医院里看见了刘阿婆。因脚踝肿起了一个大包,刘阿婆被乡亲送到医院,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五个小竹篮。原来,刘阿婆知道医院来了五个英雄的后代,一早便拄着棍子上山扯藤编篮子,不小心从半山腰跌了下来,摔伤了。

“把孩子放篮子里,躺着舒服,你们也安心。”刘阿婆呵呵地笑着:“不用管我,我老了,照顾好孩子们。”上完药后,阿婆在几个乡亲的搀扶下,拖着伤腿回了家。看着阿婆远去的背影,宁蓝的眼睛湿润了。

在乡亲的帮助下,五个篮子都用粗绳子拴着,稳稳当当地挂在病房的角落。这样,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的“婴儿床”。打针、上药、晃篮子……护士们在照顾伤病员的同时,又能照看到房内的婴儿。

两个月后,后方医院随着中央红军的大部队转移,摇篮和摇篮里的孩子们曾先后辗转到了于都县的银坑、宽田等地……

文物的前世今生手抄报篇二

一口带有枪眼的行军锅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展品中,一口锅格外显眼,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锅是铜质的,圆形,敞口,平底,口沿处铸有两个铜环拉手。

“这是一口行军锅,还带有枪眼呢。”讲解员话音刚落,参观者个个睁大眼睛,好奇万分。接着,行军锅的故事把参观者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时间追溯到1935年元宵节后的一天。一大早,驻扎在于都县黄麟乡井塘村的中央分局负责人项英,拎着一口锅对房东钟伦扬说:“老钟,部队要奔赴新的战场了,我们这次行军要轻装上阵。这几天,给你们家添了不少麻烦,这口锅就当作红军的一份礼物送给你们了。”推让再三,钟伦扬最终收下了这口行军锅。

没想到红军走后不久,xxx军队气势汹汹地进了村,把全村的村民赶到晒谷场上集中训话,叫嚣着命令大家主动交出红军的伤病员和物品,否则一旦查出格杀勿论。

见村民们都不吭声,xxx兵决定挨家挨户进行搜查。为了不让这口行军锅落入敌手,钟伦扬偷溜回家,从灶台上取下还热着的锅,背上它就往屋后的大山跑。

“站住,站住,再跑就开枪了!”xxx兵发现有人往后山跑,举枪就朝钟伦扬开了一枪。只听“当”的一声,子弹打在锅上,钟伦扬应声倒地,xxx兵以为他被打死了,便没再追上来。幸运的是,子弹穿过锅并没有击中钟伦扬的要害,他只受了点轻伤。

xxx军撤离后,钟伦扬把这口带有枪眼的行军锅背回家,由于无法再使用,他便把这口锅珍藏起来留作纪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钟伦扬去世了,他的儿子钟正予将这口锅捐赠给了于都县博物馆。

为了一口红军使用过的行军锅,于都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当年xxx总理曾说道:“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文物的前世今生手抄报篇三

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珍藏着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这双草鞋编得细密、周正,不但有鞋底,还编出了鞋帮,编鞋子用的不是粗粝的稻草,而是柔软细密的黄麻,黄麻里还细心地捻上了布条……草鞋的鞋尖上绑着小绣球,这两个小绣球是草鞋的主人谢志坚系上去的。

谢志坚是于都县岭背镇燕溪村人,他14岁那年,家乡来了红军,他当过儿童团团长,当过侦察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于都的时候,谢志坚担任红一军团二师政委刘亚楼的警卫员。出发那天,于都河岸聚集了很多父老乡亲为红军送行,有送鸡蛋的,有送花生的,还有送草鞋和鞋垫的……

当时,有个叫春秀的姑娘也在送行的队伍中,她是谢志坚的恋人。穿过拥挤的人群,春秀一眼看到了谢志坚,她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谢志坚身边,一把抱住他的胳膊,眼泪止不住地流。春秀给谢志坚带了香喷喷的茶叶蛋、金黄金黄的米果,还有一双黄麻编的草鞋。这双草鞋,是前一天晚上她连夜编制的。谢志坚紧紧攥着春秀的手说:“别哭,红军会回来的,我也会回来的,你放心地等待红军的好消息吧,我们很快就会打败反动派。”听了谢志坚的话,春秀一边擦眼泪一边点头说:“我会等。”

谢志坚带着这双特殊的草鞋,带着春秀的深深情意告别了家乡,踏上了战斗征程。在长征路上,谢志坚非常爱惜这双草鞋,只穿过两次:一次是部队过金沙江,当地老百姓用船送红军过江时,让谢志坚想起了家乡人送红军过于都河的情景,想起了春秀送草鞋的情景,他便穿上春秀送的草鞋,渡过了金沙江;还有一次是强渡大渡河时,由于战斗激烈,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谢志坚心想死也不能与春秀的草鞋分开,于是他又一次穿上了这双草鞋。

山盟海誓随着春秀编制的那双草鞋,一路征战。一个接一个硬仗,这双草鞋陪伴谢志坚一次次闯了过来。新中国成立后,谢志坚带着草鞋回到于都寻找春秀,可那个说“我会等”的姑娘早已不在人世。原来,当年红军走后不久,春秀就被敌人杀害了。

20世纪80年代,谢志坚给草鞋绑上一对红心绣球,万分不舍地将其捐赠给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从此,纪念馆又多了一位常客。那双绣球草鞋,是谢志坚永远的惦念,也是无数红军将士爱情的缩影。

文物的前世今生手抄报篇四

一件厚重的羊皮袄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件厚重而破旧的羊皮袄,军绿色的棉布内是厚厚的羊毛,胸前一排整齐的扣子……羊皮袄的主人是于都籍老红军曾广华,正是这件不寻常的羊皮袄,陪着他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枪林弹雨。

曾广华是于都县银坑镇琵琶村人。1932年,28岁的他在于都县“扩红”征兵中踊跃报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他先是被分到游击队担任班长,后来分到红一方面军23师担任通讯员。在一次战斗中,由于表现出色,上级奖励他一件羊皮袄。他将这件羊皮袄当作自己的功勋,十分珍惜。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从于都出发,踏上了漫漫长征路,曾广华也跟随中央红军离开了家乡。此时,曾广华是炊事班的一名战士,负责部队的饮食。1935年6月,部队到达四川省境内的夹金山下,曾广华在附近的乡镇采买粮食,当地的一位老人得知他们要翻越夹金山,便叮嘱:“夹金山是座雪山,越往上越寒冷刺骨。翻山一定要多带衣服,在山上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再累再冷也不能停下来……”

“过雪山时,这件羊皮袄救了我父亲的命。”曾广华老人的儿子曾昭梁回忆着父亲告诉他的往事,夹金山山路崎岖狭窄,常年积雪,最浅地方的雪也能没过膝盖,刺骨的寒风吹得人浑身发抖,山上不时会有碗大的冰块夹杂着泥土滚落。一路上,不断有战友陷入积雪中,同伴伸手施救也跟着陷进去;有的战友想稍作休息,一坐下去就再也无法起来……再悲痛再疲惫,也不悲观不停步,曾广华靠身上的羊皮袄,最终翻越了雪山。

长征结束后,曾广华留在延安,参加过南泥湾开荒,之后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1950年,从军18年的曾广华主动要求复员回家种田。1992年10月,老红军曾广华走完了他平凡而又辉煌的一生。羊皮袄、复员军人登记表、复员军人证明书、革命伤残军人证,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文物的前世今生手抄报篇五

一盏温暖人心的马灯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陈列着一盏马灯。它虽然锈迹斑斑,但却记载着87年前一位名叫钟招子的母亲等待8个参加长征的儿子归来的故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根据中革xxx命令,由中革xxx、红军总部等机关组成的第一野战纵队和由xxx中央、xxx等机关组成的第二野战纵队,以及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于10月上、中旬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等地,陆续进抵于都地域集结休整,进行兵员、武器弹药、粮款的补充,准备战略转移。10月17日傍晚至20日傍晚,中央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和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共万余人,先后在于都的8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于都县银坑镇窖前村钟招子有10个儿子,其中8个儿子当了红军。就在那年10月,他们同时从家乡于都出发,参加长征,只留下年幼的曾林梅、曾林桃与母亲相依为命。送别时,钟招子对儿子们说:“一定要打胜仗,妈等你们回来。”

丈夫早逝,钟招子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她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回家做家务。深夜,她就坐到老屋门前,点起一盏马灯,等待儿子们回家。等啊、等啊,眼泪流干了,青丝变白发,也没有等来儿子们的身影。

后来,钟招子把眼睛哭瞎了,但她依然每天点亮马灯,坐在石阶上等待儿子。她想用微弱的灯光,照亮儿子回家的路,也让他们看清妈妈的模样。“我眼睛看不见了,但马灯不能灭,要让儿子看清回家的路。”

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驻于都。钟招子守候在队伍的必经之路上,一次次询问,一次次失望,整整三天三夜。她心里明白:儿子们已凶多吉少。

后来,她和两个儿子一起,在村后竹篙岭的大树下,修了一座空坟冢。每逢清明节,她都会带领全家人前来插香祭奠。如今,祭奠形式和地点没有变,只是在原来的坟边又多了一座坟——伟大母亲钟招子的坟。1960年,她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人世。弥留之际,她嘴里反复念叨:“把我埋在儿子们身边……”

长征路上,不知道有多少母亲,为远行的儿女点亮一盏灯;也不知道有多少儿女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灯光里的母亲。那些没有归来的儿女,用他们的鲜血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道路。而灯光里的母亲,虽然没有等到儿女的归来,却等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繁荣和富强。

文物的前世今生手抄报篇六

一个具有革命精神的手提箱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第一展厅里,陈列着一只小皮箱。这只小皮箱为长方体,混合质地,箱面及箱体中部有一老式铜锁和铜质提手,因箱体皮面多处破损,现用图钉加以固定。讲解员告诉记者,这是井冈山革命先烈张子清一家三代用过的传家宝。

20世纪20年代,张子清带着它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马列理论、追求革命真理;20世纪50年代,他的女儿张质彬带着它在益阳师范和武汉大学挑灯夜战、学习专业技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的外孙女王麟带着早已过时的这只箱子到大学刻苦求学。

红军烈士张子清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著名将领,他于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1925年加入中国xxx,曾任黄埔军校长沙第三分校教官,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后任红四军十一师师长兼三十一团团长,红军主力下山后任红五军参谋长等职。

1927年,在秋收起义部队被打散、失去组织的情况下,张子清率队与敌xxx数月后将队伍带回到井冈山,为弱小的红军保存了力量。1928年3月,在接应南昌起义队伍上井冈山的接龙桥阻击战中,他出色地完成任务,为井冈山会师立下了不朽功勋,但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脚踝而负伤。

张子清负伤后,由于缺医少药,他开了5次刀,脚上那颗子弹头始终没有取出来,伤口溃烂日渐恶化。当时红军医院没有酒精,只有盐水洗伤口,后来盐水也没有了,只能用金银花水代替。同志们把从伙食中节省的一包盐送给他洗伤口,他却用一张油纸细心地包好,藏在枕头底下。后来医院从前线转来一批重伤员,已有一个多星期没用盐水洗伤口了,伤势在不断恶化。他连忙把这包盐交给护士排长,并说:“盐不多,一定要把重伤员的伤口洗一遍。可能时,把所有伤员的伤口都洗到。”护士排长捧着这包盐,泪水夺眶而出。

1930年5月,隐蔽在永新县南乡洞里村蕉林寺养伤的张子清,终因伤口恶化,献出了28岁的青春年华,长眠在异乡的红土地上。

英年早逝的张子清是不幸的,他当年的部下xxx、粟裕在回忆起他时都无限惋惜地说:“张子清是一位来不及授衔的将军!”对于那些没有留下后代的先烈来说,张子清又是幸运的,因为他还留有亲人活在世上,秉承了烈士遗风。

1953年,张子清被追认为烈士,他的后代却从不以此炫耀自己。他们处事低调谦虚,都以自己是烈士的后代而深感自豪,同时也从不认为自己与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2013年,在传承珍藏几十年后,张子清的家属将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捐赠给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如今,小皮箱已被陈列展出。它不仅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传家宝,也是我们民族的国宝、传家宝。

文物的前世今生手抄报篇七

一块写着“六项注意”的包袱布

在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块灰白色的方粗布,这是井冈山革命时期红军战士用过的包袱布,包袱布上面的“六项注意”是战士们根据记忆写下的,与xxx正式宣布的“六项注意”略有偏差。包袱布上的“六项注意”,看起来都是些细微“小事”,但这些“小事”却内涵丰富、蕴意深远,体现了革命军队对群众秋毫无犯、执纪如铁的严明作风。

故事要追溯到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在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镇时,团部的特务连奉命参加了发动当地农民打土豪运动,并将打土豪得来的东西全部分给了贫苦农民,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特务连遵守纪律,深得群众的好评。

一天,xxx来到草林镇召集群众开调查会的时候,问到了工农革命军执行纪律的情况,当地的群众都称赞革命军说:“从来没有遇上过这样好的军队,纪律可真严明,不偷不抢,不打人不骂人,说话和气,借东西会还,真是我们农民的贴心人啊!”

xxx听了农民对革命军的赞扬,非常高兴,说:“军民本是一家人嘛!我们初到这里,对当地的一些规矩不是很了解,如果我们有什么不对的,大家可要多提意见和建议才是,这样我们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这时,一位老汉说:“工农革命军好是好,可是,他们借了我们的门板,还回来的不是原来的那一块,结果上不回去。因为各家的门板大小、新旧都不一样,害得我们找自家门板要找好几天。”又有人说:“还有啊,我家一大堆稻草借给革命军去摊铺,用过也都还了,可还回来的全是散的,遍地都是稻草,我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一把一把地捆好。”

xxx边听边记,点点头说:“这些意见提得都很及时,我们马上就改。”随后,xxx在遂川县李家坪召开了工农革命军全体军人大会。会上,他首先肯定了革命军战士在执行群众纪律方面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他说:“自从部队定下了三大纪律以来,群众夸我们是‘神兵’是‘秋毫无犯’之师,不过啊,有些注意事项还得改一改。比如说我们在还门板的时候啊,应该把门板上好才对,只有把借来的门板上回到借主家的门框上,才能真正做到物归原主。还有就是把散开的铺草应该捆好还给借主,这样就整齐多了,以免稻草遍地都是。”

接着xxx非常严肃地扳着手指说:“现在,我代表党的前委,向大家正式宣布,我们的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这几条,大家可都要做到啊,只有这样我们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才能扎根于人民。”

在艰苦的革命岁月,战士们时刻用铁的纪律提醒自己,有的把它刷在墙上,有的写在自己的包袱布上,行军的时候把包袱布背在身后,宿营的时候就把它挂在墙上。革命军以严明的纪律赢得了人民,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文物的前世今生手抄报篇八

一床温暖革命友谊的被单

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后的1934年12月,以项英、xxx为领导的xxx中央分局转移到了黄麟乡井塘村,项英等被安排住在村民谢招娣家里。

随后的日子里,谢招娣时不时地送一些黄元米馃、花生、鞋垫等食品和生活物品给红军战士,帮助他们洗衣服、洗被褥。项英的妻子张亮和红军战士们也经常帮助谢招娣犁田、砍柴、劈柴、打扫卫生,长期的相处让彼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都把对方看作是至亲至爱的亲人。

转眼到了1935年春节期间,xxx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加紧了“清剿”,红色苏区只剩下于都部分区域,且日益缩小,革命形势对留守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十分不利。为了轻装上阵,更为了表达对谢招娣一家人的感激之情,中央分局离开井塘的头一天晚上,张亮把随身携带多年的一床绸缎被单送给了谢招娣。

红军走后,谢招娣一直不舍得用绸缎被单,视为宝贝并用生命进行保护,她决定等红军回来后再交回给红军。不久后,xxx兵来到井塘村,把乡亲们赶到村中的晒谷场上,威胁他们把收留的红军伤病员和红军物品统统交出来,否则,一旦查出就格杀勿论。

乡亲们守口如瓶,没有一个人肯交出红军的伤病员和物品。于是,xxx兵便在井塘村挨家挨户地搜查。幸亏大家事先把红军伤员和赠送的东西藏到了深山的岩洞里,敌人在全村翻了个底朝天也一无所获。

以后的几十年里,谢招娣一直珍藏着这床珍贵的绸缎被单直至去世。2004年,于都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普查工作期间,她的家属钟正予主动把这床被单捐献了出来,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从此被大众广为传颂。

标签:最新 文物 前世 今生 生手 抄报 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