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英语核心素养目标教案篇一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堂之反思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关键能力,一个是必备品格,而我们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从四个方面落实: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是指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证券各种思想观点,更改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是我们思考的质量,如我们思考是否全面、清晰、快捷、具有批判性等等,思维品质内容丰富,各种思维方式有着各自的思维品质,基础性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每个人都有思维,但思维品质各不相同,由此导致我们的思维成果不同、看到的问题不同、对问题的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人与人的思维不在思维什么,而在思维品质。有质量的思维是我们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unit 6 中的magic music讲述了哈梅林镇的镇民们为解决鼠疫聘请了魔笛手,但事成之后却背信弃义,最终遭到魔笛手惩罚的故事。我和孩子们一同观看了视频,在十个问题的慢慢引导中,孩子们思考、分析、判断,并总结出“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的观点,而在后续的创编活动中,我们一起生成和创造了美,同时也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驿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英语课程应促使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的价值观和自信、自尊、自强的品格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判断能力,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具有国家意识和全球视野。
同时,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恰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比如能自我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4b unit 5 sport中涉及到了不同的运动,对于孩子们所熟悉的football,他们区分了soccer,5b unit4中ground floor和first floor在cultural corner做了简单的介绍,孩子们通过图片发现了其中的不同,于我们学校的楼层做了对比,孩子们在学习文本内容的同时,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形成了健康的人格。
总之,英语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实际上它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方法,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为学生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通过身体挖掘、文化挖掘、大脑挖掘、心灵挖掘等培养出sunny(阳光),happy(快乐),independent(独立),naive(天真)和excellent(优秀)的学生,做到“教书”的同时更加要注重“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素质,提升他们和其身边人的幸福指数,让学生受用终生。
英语核心素养目标教案篇二
核心素养全聚焦张连仲: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及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理事长。
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指出,新课改和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要突出“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建构。在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做基本思考,英语是什么、英语课程的意义和内涵是什么等语言观、学习观、英语教育观等本质属性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忙于实践,理性认知还有欠缺,也造成了理念不清,操作目标不明确,费时而效益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在大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本刊将配合课改的推进,引导广大英语教师进入思考状态,共同研究英语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既体现英语学科能够落实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应该包括英语学科独特的一些核心素养要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是引导英语学科课程标准整体研制的关键要素,也将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解和教育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指引作用。
课程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一次有目的的旅行。借鉴美国知名教育学家古德莱德的思想,教育从理想的课程到学生实际掌握的过程需要层层传递。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对学生培养目标的一种带有结果性的规定,也必须要通过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
教学
和评价,以及各学段、教育各环节的有效传递与落实,最终体现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上。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上百万英语老师的认识、信念和自觉行为。本期我们特约刊登一些国内外关心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有思考的名师对于英语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表述。我们殷切希望,有更多老师带着来自实践的思考和需求,参与到关系外语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大讨论中来。本刊也将陆续发表老师们的精彩观点,并随着讨论的深入不断推出新的话题讨论,以促进先进教育理念传播,助力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升外语教师的思考力和实践力。对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认识孙大伟: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师。吉林省特级教师、吉林省英语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专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首批特聘导师。目前,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仍然处于打基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处于走向成熟时期,技能获取和生成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英语学科教学而言,在进一步拓展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学习策略、应用能力和与之相应水平的英语思维能力,是这个学段的基本任务。在高中阶段,英语学科基本素养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1.语言认知层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话题、功能、语篇”;2.语言技能层面,包括“听、说、读、写、译”;3.语言意识层面,包括“语用、语境、语感、策略、思维”。
要认识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要谈到英语学科自身特点和教学实质。笔者始终认为,作为外语学习的英语学科教学在基础阶段首先要突出其工具性,其次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缺失了工具性,人文性就无从谈起。既然是工具,就要了解和认识工具,学习和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能技巧。要达到这个目标,只能是通过语言实践,即言语活动,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
上述观点为正确认识和科学实施高中英语学科教学提供了基本原则,同时,对“高中英语学科基本素养”的一般性理解也提供了思想基础。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英语学科素养的最基本维度。语言意识、学习策略和思维品质是语言能力的拓展和延伸,反过来又促进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有助于更高级语言能力
1 的生成。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树德立人”的价值目标体现,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的内核,是培养语言技能的载体,任何脱离基础知识的技能培养都是无法实现的。语言知识是全面的、生动灵活的,而非单一的、固化不变的。单纯的词汇语法知识只是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语篇、话题、功能是深化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更高层次,因此,要有综合语言知识观,经过识记、理解、熟记、感悟、转化、生成等多元过程,达到见多识广,触类旁通。
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形成的载体,是学习和应用语言知识的途径,是形成语言理解能力(听、读、译)和语言表达能力(说、写、译)的方式。它们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译是重要的能力要素之一,因为母语对外语学习质量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作用。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高中学生英语基本素养的直接体现。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在语言学习和应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所以,提供足够的时空,安排合理的活动形式和任务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使用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是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发展而形成的心理机制,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的内在表现。语言意识涵盖很多功能,既包括对语言本身的接受、感悟、领会和应用等方面的形成的自我直觉功能,也包括认知、调控、交际、资源、策略和情感等方面的自主选择功能。好的语言意识标志学习者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发展,和学习品质提升的境界。是建立在理性认识上的学习方式,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培育过程中的脚手架和助推器。传统的良好学习方法和现当代有效学习策略相结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大数据提供的各种平台,有助于优化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效果。学习策略培养越来越得到教学双边的重视,在新课程实践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具备学科素养的学习者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策略,反过来,有了良好的学习策略更有助于学科素养的生成。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上的差异,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英语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的最高层次。英语思维模式与汉语言思维模式有差异,包括语法,语义,语篇,语用,文化差异等。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之间的异同、联系、转换、互补会给学习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使学习者拓宽视野,开放胸怀,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并具备面向未来的国际视野。
总之,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到底如何定位和描述,仍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方兴正艾阶段。我们希望未来的课标和有关文件在维度划分、范畴确定、概念阐释方面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简洁明快,有可接受性、可参照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只是个人的
心得体会
。由于认识能力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失之偏颇。衷心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有关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粗略的思考朱善萍:南京外国语学校科室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
工具性、实践性、人文性、思想性、科学性。
1.工具性语言素养1)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语言技能。2.综合性人文素养1)全球化视野;
2)兼收并蓄、融贯中西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与精神; 4)未来应对21 世纪国际性普遍问题和挑战的意识与能力;
2 5)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对他文化的容忍和理解;
6)对本国汉语语言文化的他视角理解和热爱。1)具备一定的英语词汇知识3,500—4,500; 2)具备系统的语法知识, 含句法、语法、适当的修辞知识;
3)具备围绕高中英语课程规定的功能意念项目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5)具备良好的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英语学科素养之我见禹明: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
英语学科素养是指通过英语课程的实施,提升学生未来生活与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道德水准和形象气质。英语学科素养是有阶段性要求的,小学、初中、高中相互衔接与促进,每个学段侧重点有区别。
英语学科素养的三个维度及高中的表现表述。
1)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2)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3)对国际礼仪的自觉践行;4)对国际交流活动的主动参与;
5)对团队合作的积极参与。
1)中学阶段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2)中学阶段应该具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4)自我规划调控,主动学习的能力。1)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2)善于系统思考,分析,推断与解决问题。培养中学生核心人文素养——英语教育的追求雷传利: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外语类学科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英语教育。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其发展路程屡历风雨,时至21 世纪的今天依然争论不休,究竟该如何去认识它的教育价值及培养中国学生哪些核心人文素养仍需认真思考。
从英语教育所发挥的社会效能上看,它百科全书式的内容以及无障碍性国际交流的特性能普遍地为学生补充学习内容,构建最广泛意义的世界知识;它对打破地区、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封闭,增进文化理解与包容,避免文化冲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国际视野;在生活与就业国际化方面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教育事业的发展上看,英语教育在教育发展国际化,缩小并最终消除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以及有效促进国内教育均衡化发展上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学习英语能更有效地帮助中国学生了解汉语言的特点,更加热爱并弘扬本民族文化精髓。
从课程建设与发展上看,英语教育逐步发展成为了一门综合性突出的基础性学科。学科教学无论从话题内容的广泛性、视角与思想的多样性、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全面性,还是语言学习中项目任务的规划与实施的新颖性与实用性,学习方式众多选择性所体现出的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等方面,我们皆可见英语教育与其他学科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广泛联系、互相补充和互相包容,其学科的基础性和在培养人才上的重要性逐渐从隐含中显现出来,既与其他学科关联、互补,又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英语能更好地帮助人们借助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学习、生活、创业、工作。英语教育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英语教育所体现的双语性以及多文化、多形式学习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语言、艺术、思想等方面的鉴 3 赏能力。由于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方法更加多样,以及历史、文化、习俗等学习内容的不同,英语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能力,最终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其功效也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积极的英语学习在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理解、表达、沟通、协调能力,提升学生思维效率与品质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它也有助于协调并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
不难看出,英语教育能更全面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新近提出的英语素养(或英语学科素养)这个概念,大家或多或少感到不容易理解。经常听到或读到这样的观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种语言技能,谈不上素养。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修订中的各学科高中课程标准都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这一举措与以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外,还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甚至可以这样说,育人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所谓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
大家都知道,母语的作用绝对不只是帮助我们交流。母语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另外,母语与我们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理,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后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4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具体地讲,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2)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3)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4)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5)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于语言能力的内涵,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第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局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语言能力模型就包括很多重要的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
第二,语言能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
第三,在语言技能方面,特别强调对语篇做出的反应。过去更加强调对语篇的理解,即知道语篇表达了什么意义,而不太重视读者对语篇表达的意义应该做出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
第四,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不同思维层次的目标,如“阐释和评价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评价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比较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语篇中的事实与观点”“找出语篇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要准确把握这些目标描述中使用的“阐释”“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差异。
第五,强调语篇的人际意义。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与其说是读者与文本互动,不如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作者互动。既然是互动,那么作者与读者总是以一定的角色进行互动。换句话说,作者在创作语篇时,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自己的角色,也会为期待的目标读者设置角色。这就是语篇的人际意义。对很多英语教师来说,这些概念可能有些陌生,但其中的道理应该并不难理解,只是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不太重视。2文化品格
5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品格的内涵超越了以往所说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虽然文化品格的某些方面显得抽象和宽泛,但文化也是可教授的,教授的重心在于通过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为不同的文化信念寻找合理性解释,从而增补、丰富自己的知识信念系统。3思维品质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和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可以丰富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教育界人士广泛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活动能够促进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为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能力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例如,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把英语概念性词语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根据所给信息提炼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语形成新的概念,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根据所学概念性英语词语和表达句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通用思维能力(如识别、理解、推断),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不一定是英语本族语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4学习能力
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尤其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并非易事。因此,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另外,除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能够监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用“学习能力”的概念取代以往几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策略”,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仅需要在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6 最近总说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考试、能评价么?
高洪德:如何评价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是一个敏感、有时是关键的问题。核心素养能考试、能评价吗?
黄志红:课程改革的瓶颈往往是课程的评价,尤其是在中国的国情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英语课程评价。
朱崇军:我感觉英国提出的三个维度,很有借鉴意义:“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的评价”,“作为学习的评价”。
黄志红:是的。评价的目标本来就是多元的,与课程目标相对应。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以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两个问题为目的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拓宽了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内涵,丰富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目标,这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新英语课程标准下的测评体系,必须是科学合理全面地测评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高洪德:针对核心素养的考试与评价是不容易的。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只有在真实社会情境中才能展现。例如一名汽车驾驶员的素养要在他驾车执行一系列社会任务的情境中加以观察和判断。
程惠云:首先,不能否认终结性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例如,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知识和技能是“硬目标”,是“干货”。而文化修养是“软”目标。“软”自然斗不过“硬”。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中,分数与教师的命运密切相关。高考就是有指挥教学的作用。其次,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在考试中体现对各项核心素养的考查。
黄志红:文化和思维的测评是难点,更多的是融合在语言能力的测评中。
高洪德:如果说核心素养可考,可以认为核心素养的部分元素是可以检验的,但不一定是单纯纸笔考试方式。可以通过在考试中进行语篇分析来考查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但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完成一个涉外交流项目能更充分体现学生的文化观念和策略。至于更宽意义上的文化品格,例如自信、社会责任感等,则需要在特定社会生活情境中加以观察评估。陈新忠:对于核心素养的考查,要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进行思考。应考虑如何设计出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下完成的任务。
程惠云:是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方面能做的形成性评价形式就多样一些。
高洪德:为便于评价,修订的课程标准将对英语学业质量标准提出明确要求,明确核心素养目标,例如可能提出“能阐释和评价语篇涉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现象”等。这就包含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但又不是全部。程惠云:评价难。难在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教育胸怀。例如思维的发展贵在引导有效和空间自由。高中生的年龄正是人一生中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思维发展最活跃的时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教师又需要策略地引导学生澄清“非价值”或“反价值”的想法;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个度的把握需因学生的个体特质不同而变化。所以是极其困难的。引导过度则绑架学生思维,引导不力又有放任自流之嫌。
朱崇军:看看2016 全国卷(i)的考查情况。下页表1 是2016 英语全国卷(i)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平时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性评价很重要,但又不为师生所重视。表1.2016英语高考试题全国卷(ⅰ)
高洪德: 这个表有意思,不过是否有牵强之处?比如短文改错,只说了内容价值,没说考察了什么?改错题,任务不真实。
朱崇军:改错这个题整个来说对语言的基础知识考查的面比较广。命题者是想通过 “诚信经营”这个理念情景命题,这些错误设计有低级错误,也有高级错误,当然很多时候不一定 7 是学生常犯的错误。整个还是不错的。
高洪德:2016 高考试题(全国卷i),写作题更接近于考查核心素养。该题的真实情境:申请到一家外贸公司兼职,写申请需要帮助。考查的语言能力:表达意图、情感;思维品质:分析、推断(需要帮助);文化品格:以合适方式表达请求和谢意。但改错一题的问题就来了:非真实语境;错误主要与词汇和语法有关。
陈新忠:改错是个人写作之后的editing 环节,与书面表达的考查目标有重合。与其培养学生的改错能力,不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王宇江: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应通过主观题进行,像阅读表达和开放写作,考核学生的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
高洪德:教师对改错题的评论:“学生分明能读懂这篇文段,却非要他们纠正错误,这是怎样语言运用情境?”高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选择题过多。选择题、改错题这类非自然语言任务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弊端之一是难以考查学生应有的语言水平,之二是对教学产生负面导向。
陈新忠:没错。如果改革的话,改错先改掉吧。纸笔测试中,加大主观性试题。
朱崇军:没错,一些错误的确会给学生误导,但这些错误的设计主要是从语言基础知识的核心(词法、句法、章法)三个方面设计的,可能有个别错误设计的不自然,即在现实运用过程中可能从没有此类错误,命题者是凭想象完成的。
黄志红:评价的功能应该是监控、调整和增强学生自信心,但高考的性质决定很难兼顾。具体到测评什么,即测评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怎么理解呢?个人认为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和界定什么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每一个课程目标包括什么内容?哪些需要承传?哪些需要丰富?哪些是增加的内容?所以,题型相信也会随着新课标的出台而需要改进。
但高考不能完全取代高中的课程教学测评,有很多是需要过程评价和非测试性的评价方式的。如:语言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在社会情景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测评的标准和内容包括:
1.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2.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3.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4.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5.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其中:(1)对语言知识的测评不局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2)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3)在语言技能方面,特别强调对语篇作出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4)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不同思维层次的目标,要准确把握这些目标描述中使用的“阐释”“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差异;(5)强调语篇的人际意义。即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读者与文本的作者以一定的角色进行的互动。这是测评的新增内容。陈新忠:赞一个。形成性评价是我们所有英语老师和研究者要关注的一个问题。黄志红:我想最后一点(5)会导致更多倾向开发新的主观题。
程惠云:引导教师做好形成性评价的工作。培训教师如何把自己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学生的全人成长,与终结性考试对接起来,这是关键。
高洪德:赞同多开发和使用主观题和开放性试题。说到评价工具,希望不要乱贴标签,希 8 望不要出现“核心素养天天练”、“核心素养月月考”、“核心素养过关题”……
程惠云:只希望核心素养的教学能真正带来有灵魂的课堂。
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关注学科育人价值。英语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教师需要思考学科价值是什么,如何通过教授这门学科实现育人的目标。
2.关注学生思维发展。高中英语教学重点之一,是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3.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主要思考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课程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学科核心素养。过去十几年的课程改革,英语课程提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科课程目标,从过去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双基目标转向了多元的综合目标,推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经过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过去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了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都成为了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英语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对语境创设不充分,对语篇意义关注不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以及很少引导学生发展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核心素养的建构必然引发我们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思考和对教学方式的进一步优化,为解决目前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和途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变革
1.学习内容: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
2.学习方式: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
3.教学方式: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 如何整合课程内容?
要理清并抓住主线,将主题引领作为整合的起点。建立六要素(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整合的学习活动观。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
教学从“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转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加深对学科本质和价值的认识;重视对语篇意义的解读;在设计活动时关注内在逻辑和关联,注意提炼和整合内在的知识结构。因此,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关键。
从文本解读到活动设计教师还需要思考: 1.创设何种情境?与学生共同解决什么问题?
9 2.学生需要获取什么信息,建构怎样的知识结构?
3.如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
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师需要:
1.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
2.确保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 3.在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体现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
4.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王蔷教授最后
: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途径今天下午,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程晓堂为初中会场的研修学员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主题进行了一场专题报告。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是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
关于素养的定义,涉及知识、技能、(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品格、综合表现
等方方面面。
素养=知识+能力+品格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依托和基础。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 评价、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
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一个人在思维的逻辑性、创新性、批判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
10 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思维特质,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丰富思维的方式,促进多元思维的发展。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动学习,积极调试和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包括学习态度、兴趣、动机、习惯、意志、方法和策略等维度表征。我们需要突破的难题是
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理念和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还任重道远。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语言能力
知识讲解偏多;单纯技能训练偏多;应试技巧训练偏多。文化品格
主要局限于国外文化的浅层次渗透;文化修养和行为取向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流于形式。思维品质
停留在记忆等浅层思维活动;话题的选择、问题的设计等方面没有思维含量。阅读教学中
很多教师常常犯以下错误
阅读教学中,单纯把阅读材料当做语言知识的载体。阅读教学几乎等同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单纯训练阅读技能,忽视对内容的学习;机械地看待语篇结构,机械地将课文分段;忽视语篇产生的背景、意图、对象等;教学方法单一。
例如某节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为:
1.邀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找故事相关的细节。
2.听读第二段,学生完成填空,然后邀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短文,给出他的答案。 3.默读第三段,与同桌讨论两个长难句的翻译。
4.邀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段,其他同学找出这道选择题的最佳答案。 5.齐读最后一段,完成填空。
那么,到底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程晓堂老师的建议是
以话题为主线、以语言为暗线设计教学环节;在话题和内容的学习之中体验语言使用、感知语言结构、尝试运用语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初中英语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针对当前英语语言教授与学习中存在的忽视文化意识培养等问题,从语言、文化、教学三者的关系出发,阐述了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并提出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建议。关键词 : 语言 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观察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许多学校为了迎合考试评比,片面地追求高分数,在教学中偏重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在运用 11 语言时不仅能够达意更能够传情。可是怎样做才能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更地道地学好这门语言呢? 首先我认为要让学生明白这两者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外宾想上厕所,便对翻译说:“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我可以方便一下吗?)而翻译却把somewhere 误解为“某处”,因而回答:“yes, 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在中国,你哪儿都可以去)外宾不禁愕然。这则趣谈表明语言的意义和它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把语言学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去研究。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和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语言能够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经济发展、风土人情、社会习俗;而这里所说的文化,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音乐、文学、美术等,而是广义上所指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自20世纪初美国的鲍阿斯和萨丕尔以来,人类语言学家都在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纪录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而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其语言的发展。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初中英语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针对当前英语语言教授与学习中存在的忽视文化意识培养等问题,从语言、文化、教学三者的关系出发,阐述了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并提出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建议。关键词 : 语言 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观察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许多学校为了迎合考试评比,片面地追求高分数,在教学中偏重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在运用语言时不仅能够达意更能够传情。可是怎样做才能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更地道地学好这门语言呢? 首先我认为要让学生明白这两者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外宾想上厕所,便对翻译说:“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我可以方便一下吗?)而翻译却把somewhere 误解为“某处”,因而回答:“yes, 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在中国,你哪儿都可以去)外宾不禁愕然。这则趣谈表明语言的意义和它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把语言学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去研究。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和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语言能够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经济发展、风土人情、社会习俗;而这里所说的文化,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音乐、文学、美术等,而是广义上所指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自20世纪初美国的鲍阿斯和萨丕尔以来,人类语言学家都在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纪录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而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其语言的发展。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三、
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途径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深不可测,它存在于英语教学的每一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每个词,所以文化教学应该贯穿于听说读写译的所有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同步发展。(一)以教材为依托,开发多种
12 文化资源 1.词汇渗透 构成语言的基础要素是词汇,它在语言交际中起着主要的作用。目前中学还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只能按现有教材,涉及到什么讲什么,重点是要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举例来说,在学习不同国家的名称时,学生会仅仅满足于“the united states”这个词怎么说吗?在这个日益缩小的地球村里国与国之间早已打破了由于地理位置而产生的距离,那么就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美国:找一下地球仪中美国的位置,画一面美国国旗,勾勒一幅美国国土轮廓,下载一些风景名胜,准备一次国家节日的小讲座,抄写几条简单易懂的成语,一个“鲜活”的美国就在孩子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教材中有很多词汇和短语除本身固有的意义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外国语学院 2010级 钟丽娜 10200201040041 2011年12月5日 们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受到地域环境、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同的。有些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完全对应,有的则只是部分对应。如汉语的“药店”与英语的“drugstore”(美)或“chemist’s shop”(英)相对应,但代表的意义却相去甚远。汉语的“药店”中只能买到药,而英美的药店中不仅可以买到药,还可以买到软饮料、化妆品、杂志等;又如“龙”在中国是神圣,吉祥和权力的象征,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而在西方人眼中,龙却是凶物和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报刊中对“亚洲四小龙”的翻译是“four tigers2.“交际”得意趣,环境塑“真情” 汉语里有“身临其境”这样一则成语,是说将自己放置于特定的环境下能感受到特有的气氛,它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课堂上可组织pair work,role play,debate, group discuion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通过表演和讨论等活动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展望未来》第一册unit 4 food and drink一课时,教学内容涉及到rice、hamburgers、noodles、cheese等2o 多个食品类单词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what’s for dinner?等,先听课文录音,再让学生模仿表演典型的西方国家用餐对话,最后让学生自己对比中西方的用餐习惯总结出中西方国家在就餐的内容、上菜的程序等方面的不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将部分的语言文化内容融入到词汇、句型教学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加深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验。
(二)利用所见所闻,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自我认知 不仅要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才是语言学习的捷径。生活中,要擦亮英语的眼睛。环顾四周,随处可见鲜明的中、英双语标语以及食品、饮料、服装、药品说明书等等; 打开电视,丰富多彩的英文节目、原声电影会带你迅速融入英语的世界;校园里,学生看到的是用英文书写的当日课表,天气预报和小伙伴制作的精美墙报;听到的是英文歌曲,新闻广播及同学间的日常交流;阅读到的是充满异域风情的英文刊物。当我们要求学生用英语国家人们既定的方式去处理日常事务时,势必将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enjoy english”,浓外国语学院 2010级 钟丽娜 10200201040041 2011年12月5日 厚的英语学习气息将极大地提升英语的使用价值。在halloween, christmas, thanksgiving day等西方节日到来时,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在万圣节派对,圣诞夜,感恩日等活动中充分
13 地展示自己;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觉通过报刊、影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英语文化知识。提高对英语文化的洞察力和敏感性。
四、总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利用文化资源有效地辅助语言教学。 离开英语文化,要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英语是不可能的。因而,英语教师要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努力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处理好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 of asia”而不是学生所理解的“four dragons of asia”。在halloween, christmas, thanksgiving day等西方节日到来时,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在万圣节派对,圣诞夜,感恩日等活动中充分地展示自己;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觉通过报刊、影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英语文化知识。提高对英语文化的洞察力和敏感性。
四、总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利用文化资源有效地辅助语言教学。 离开英语文化,要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英语是不可能的。因而,英语教师要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努力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处理好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切莫喧宾夺主,对文化的教学应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文化教学应始于外语教学的基础阶段,与语言教学同步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有选择地传授或要求学生针对主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使文化资
源的利用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英语核心素养目标教案篇三
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
延安市第一中学 吴延杰
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和提高我校英语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定义,我对英语核心素养的理解就是指“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实现理解、表达和交流”的基本素养。它被概括为 “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每一个维度又包含了三个不同的要素。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既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面我就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论述。
在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思维引领工作。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等,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情、情感以及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进行,不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而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学习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有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平时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不应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一步一步让学生回答,当学生无法回答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启示,学生跟着教师的启示回答出问题。
所谓的问题引领主要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评价问题的方式进行。由于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学科,学生对于英语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特点不是很了解,导致对英语的学习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不利于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与学生在课堂上探讨西方国家的文化,例如,我们学习的高中外研版第4册第三模块“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ial communication",介绍的是西方的社交文化,其中涉及打招呼、问候他人、与人交流沟通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老师课堂上有效的引导和提问,让学生从中对西方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可以问学生:哪位学生了解西方社交文化?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会将平时学习中或者是生活中了解的西方社交礼仪文化进行汇总,然后回答。但是,由于学生对于西方社交礼仪了解甚少,因此,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补充,补充要全面具体,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对西方社交礼仪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学生在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其英语核心素养也在不断提高。此外,由于西方的社交礼仪较为复杂,很多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西方国家的社交礼仪。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或者课后,为学生准备一些课外的资料,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通过在互联网以及图书馆查找一些关于西方国家社交礼仪的资料,供学生学习之用。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全面地学习西方国家的交际礼仪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核心素养也会得到不断培养与提高。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情感素 材进行培养。所谓的情感素材培养主要是指,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那些既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这些素材进行多元的解读的素材,同时启发学生把理解和体验外化,用个性化的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的内心感受,让自己的情感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升华。例如,我们学习的高中外研版第2册第六模块“films and tv programmes",介绍的是东西方的影视文化,教师可以播放一部经典的英文电影《卧虎藏龙》。这部电影汇集了很多的东方元素,有真挚的爱情,有在危难时不离不弃的亲情,也有危难时被抛弃、被人背叛的感觉。由于电影是全英语,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研究人物的对话,对人物的语气、表情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对人物所说的英语台词进行记忆。此外,教师还需要学生了解电影中的背景音乐、人物关系。教师在提出要求之后,开始与学生共同观看电影。学生在观看的同时,需要结合教师的要求将重点内容记录在本子上。观看结束后,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电影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电影进行点评,学生在对电影诸多方面进行点评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既获得了文化知识,理解了文化内涵,对比东西文化差异,从中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而,也就提高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
由于英语与汉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教师英语教学水平有多高,学生依然学习的是中国式的英语,对学生核心英语素养的培养非常不利。针对此种情况,为了使学生学习到地道的英语,充分了解英语文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可以组织座谈会,邀请外国好友参加。学生可以向外国友人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而学生在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中最好采用全英语,而当外国友人发现学生发音不规范的时候,也可以及时地进行纠正。此外,学生可以与外国友人交流家乡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等等,例如,洛川苹果文化、洛川民俗文化、洛川国家黄土层地质遗址等。当然,学生在了解外国友人家乡的风俗文化的同时,会对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有所了解,而这也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与外国友人交流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与学生一同进行总结,总结的内容主要就是学生在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中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及文化,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也在不断地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上的更大进步。从某个角度来讲,为学生创造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也是一种用情感素材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方式,通过与外国友人的交流来了解西方文化,不断拉近学生与英语文化的距离,促使学生热爱西方文化,主动对西方文化进行探索,对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作用。
总之,在新的时期,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做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要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把社会文化、思维认知、和语言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告知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了解自身在英语核心素养方面的缺陷,并且有计划地提高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以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进而实现自我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