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小花文档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 其他范文

最新餐厅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优秀九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餐厅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篇一

1、对制氢液氨储罐的巡检必须两人同时进行。

2、设备巡检间隔为2小时。

3、巡检人员必须在巡检本上详细记录液氨储罐液位、压力和温度。

4、在进行往中间储罐充氨操作、储罐排放积水操作等与液氨有关的设备操作时必须两人在场,一人操作,一人现场监督。

5、操作和液氨有关的设备时,必须携带防毒面具在现场备用。

1、制氢车间操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消除人体静电后,方可进入车间值班。

2、外来人员进入制氢车间必须先消除人体静电,再进入车间。

3、检修人员在对制氢设备进行检修作业时,必须先消除人体静电,再开始进行检修作业。

4、操作人员在进行切换纯化器、启动分解炉、中间储罐充氨等设备操作前必须先消除人体静电,再进行有关设备操作。

1、氨车到达现场后,必须先进行静电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卸车操作。

2、静电接地报警仪使用时必须有可靠的接地,夹子必须接到氨车金属部位,并保证可靠连接。

3、氨车卸车臂的管件连接部位必须用软铜线跨接,确保接触良好。

4、静电接地报警仪使用完毕后,必须将线夹放入端子箱内,并关闭端子箱门。

5、卸车完毕后必须静置十分钟后方可拆下报警仪和卸车臂连接管。

6、定期检查静电接地报警仪电池,发现电量不足时,及时更换电池。

1、防化服每天检查一次。

2、压缩空气罐每天检查一次。

3、呼吸器每天检查一次。

4、检查内容包括空气罐压力、防化服完好性、防毒面具完好情况、吸附罐完好情况等。

5、对防化服、压缩空气罐、呼吸器进行编号,并进行标识,以便于区别。

6、建立防护用品的定期检查情况记录本。

1、安全阀每年检查一次,校验更换;氨气压力表每半年检查一次,校验更换;

2、喷淋系统每天检查一次水压,每周检查一次加压泵完好情况。

3、每月进行一次喷淋系统使用效果检验。

4、每周检查一次静电消除球接地情况。

5、每周进行一次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情况试验。

6、将检查情况在设备巡检记录本上进行记录。

1、每天进行一次报警器声光报警试验。

2、每周清理一次报警探头的灰尘,保持其灵敏性。

3、每月对液氨报警探头和氢气报警探头进行一次点检。

4、点检方法为用液氨收集瓶收集部分液氨放置到距离报警探头月30厘米处,让其自然蒸发,查看报警装置报警情况。若报警,说明探测、报警系统正常。

5、将点检情况记录在值班日志上。

1、严禁带烟火进入nh站。

2、 nh站内严禁吸烟。

3、未经允许不得进入除施工现场外的其他生产区域。

4、动火施工需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

5、施工方须指定一名现场施工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安全和施工协调工作

6、施工人员须遵守中联玻璃公司进入监狱生产区的各项管理规定。

7、施工人员不得触碰与施工无关的生产设备。

8、施工方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个人劳动保护。

9、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现场监督人员的管理。

10、施工现场工器具使用后必须存放到规定位置,避免丢失。

11、对于梯子、绳索、胶带等违禁物品的使用必须经过同意后方可进行,且使用后必须入库上锁。

说明:

1、以上各项管理制度从20xx年9月1日起执行。

2、违反以上管理制度的,按公司和分厂绩效考核办法进行处罚。情况严重的给与纪律处分。

3、每年夏季、冬季分别举行液氨泄露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餐厅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篇二

为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时消除设备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3.1维修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3.2安全主任负责监督检查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的落实情况。

3.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的执行。

4.1设备的采购

4.1.1设备应到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单位进行采购,并要求其提供该单位的资质证明复印件。

4.1.2安全主任和申购部门负责所购设备的验收工作,除检查供应商的相应资质处,还必须检查所购设备的“三证一书”,即质量合格证,安全鉴定证,生产许可证和使用说明书。

4.2设备的使用管理

4.2.1各部门需增置的设备经批准购买后,须报管理部设备科备案。

4.2.2各部门负责人应按设备的类型建立台帐,做好公司生产设备编号。

4.2.3所有设备的相关资料统一由设备管理部保管(使用说明书,设备图纸及技术文件等)。

4.2.4新设备投产使用前,必须经过安全专业人员的风险评估,否则不得投入使用。

4.2.5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所有新购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并张贴于设备的醒目位置。

4.2.6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与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2.7各部门应全力协助管理部设备科对设备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本部门设备操作人员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4.2.8操作人员每天上岗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启动和紧急停止开关的有效情况。

4.3设备的维修

4.3.1维修人员必须具备从事本工作的专业技能,在维修作业前应首先应切断电源、电源开关上锁、挂上“停机检修牌”等,在确定安全后方可进行检修作业。

4.3.2如生产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必须遵从“先维修、后使用”的原则,应立即停机并上报班组长,严禁私自维修或设备带病运行。

4.3.3设备发生故障后,使用部门应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交维修负责人,由维修负责人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及时维修或聘请外修(公司无力维修的情况下)。

4.3.4接到《设备维修申请单》后,维修人员应当及时赶往故障设备现场,核实故障后悬挂故障维修标志。

4.3.5维修设备时必须先关闭电源后上锁,并挂上“有人维修,请勿合闸”安全警示标志,钥匙只能有一把,由维修人员本人保管,防止他人误动电源开关,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4.3.6如设备故障比较复杂,管理部设备科无力维修,需通知设备代理商送厂外维修时,填写《设备外修申请表》,并负责跟踪维修情况。

4.3.7如当天不能维修完毕的机器,应做好相应的现场保护措施,并做好交接手续。

4.3.8设备维修如需进行电焊或其它明火工序,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动火作业管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来执行。

餐厅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篇三

为加强设备的管理,安全合理有效的发挥设备的功效,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公司职工、临时工、外来人员、实习人员等。

(一)操作人员

1、培训后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运行。

2、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3、认真做好设备润滑、维护保养工作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5、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设备的跑冒滴漏等现象。

(二)维修人员

1、定时定点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3、认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三)车间领导、设备管理人员

1、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总结操作和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一)设备的使用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防止设备的非正常损坏,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实行定人定机和培训上岗的规定。

(1)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原则,由车间提出设备操作人员名单,经生产部同意执行。

(2)设备操作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专人专机负责,并严格执行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详见《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后,才可上岗工作

(4)设备的使用同时也要遵守《设备管理制度》。

(二)设备的三级维护保养管理

1、三级维护保养的内容:

(1)日常维护保养:班前班后由操作工人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安全生产详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时消除各种泄漏现象,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并认真做好交班记录。

(2)一级维护保养: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辅导。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零件,疏通管路,更换磨损的零件,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件。

(3)二级维护保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配合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磨零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技术状况达到设备完好的要求。

2、实行“三级维护保养制”、必须使操作工人对设备做到“三好”、“四会”、“四项要求”,并遵守“五项纪律”。

(1)三好:管好、用好、修好;

(2)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3)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4)五项纪律:培训上岗,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润滑;遵守设备交接班规定;管理好工具、附件;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检查处理。

设备维修人员必须每天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不得无故拖延检修时间。对违规操作设备人员,维修人员有权制止。

(三)设备的交接班规定

1、凡多班制生产的设备,必须执行交接班规定。生产班组应设立交接班记录簿,并认真填写双方签字。

2、交班工人在下班前,应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打扫干净,并向接班工人详细介绍设备运行情况,以及设备故障的检修,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簿。如无接班人,应告知班组长。

3、接班工人在上班前到岗,发现交接记录薄内容和实际情况有差异,应提出意见,必要时可拒绝接班。并及时向班组长汇报处理。如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4、班组长在接到汇报后,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重大事项应向生产部报告

5、维修人员也应该执行上述交接班规定。

6、生产部应定期抽检设备交接班规定执行情况。

(四)制度的执行

餐厅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篇四

加强消防设施、设备日常的维护保养与管理工作,确保火灾发生后每一个灭火器、每一个消防栓都能确实有效的用于灭火,让每一消防设施、设备安全无故障运行,为第一时间扑灭初期火灾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校消防设施、设备主要有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灯、紧急疏散指示牌、逃生出口、消防通道等

灭火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灭火器主要部件分为:筒体、手提压把、保险销、瓶压压力表、喷嘴等。

灭火器在运输与存放过程中,严禁倒放、雨淋、曝晒、强辐射和接触腐蚀性物质。灭火器的存放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0-45℃范围内。

1、灭火器应按需配备,固定位置,固定职能,严禁挪用。

2、灭火器保险销应保持出厂时状态,插在压把中,保险销的铅封(胶条)应完好无损,无铅封或人为拆除应予以检修、更换。

3、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不得有变形、损伤等缺陷,否则应进行更换。压力表的指针应指示在绿色区域,如指针指示为红色区域应重新充装及驱动气体。

4、灭火器喷嘴不得有变形、开裂、损伤等缺陷,否则应予以更换。

5、灭火器的压把、阀体等金属件不得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否则必须更换。

1、灭火器的报废年限,从出厂日期算起,达到如下年限的,必须报废。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为8年,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为12年。

2、灭火器的筒体严重变形的、筒体严重锈蚀(锈蚀面积超过筒体面积的三分之一者)或连接部位、筒底严重锈蚀必须报废。

3、灭火器因部件故障无法修复的或在检修中无法达标的必须报废。

1、每年7月中旬,应在相同批次的灭火器中抽取一具灭火器进行灭火性能测试;

2、灭火器应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和检查周期,进行定期检查。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期满五年,以后每隔二年,必须进行水压试验等检查;

3、灭火器一经启封使用,必须经检修维护后方可再次使用。

4、送检或送修的灭火器,筒体上必须有消防监督部门认可的标记,并注明了维修单位名称及维修日期。

灭火器启封使用后或需要维修、检修等,应及时送校总务处消防办公室由总务处送检,更换已损件、筒体进行水压试验、重新充装灭火剂和驱动气体等。

三字诀,拔(销子)、握(管子)、压(把子)。

室内消防栓主要部件分为:消火栓箱、消火栓、水带、水枪、水阀等组成。

1、消火栓箱无变形、无锈蚀,箱门开启灵活;箱内洁净,无杂物、干燥,无水渍;玻璃无破损,消防标示完整、清晰。

2、消火栓的水带按要求以带状呈mmm形码放,齐整有序的垂挂于消火栓箱内;水带内外保持干燥,无水渍;水带无磨损,保障通畅无渗水现象。

3、消火栓的水枪应置于托架位置摆放,水枪无破损,抢嘴无堵塞。

4、消火栓的栓体无渗水、无锈蚀、无污渍污垢,水阀易转动。

5、水带、水枪、水阀保持连接状态,部件无挪用现象。

6、灭火完毕后,应关闭阀门,将水带冲洗干净,置于阴凉干燥处凉干后,按原水带安置方式置于栓箱内。

7、室内消火栓的使用方法:一开箱门、二接阀门、三拿水枪、四拉水带、五开阀门。

1、应急灯的外表应保持洁净,无变形、变色烧焦发热现象,主电指示灯常亮,故障灯应灭。

2、保证应急灯的主电电压正常,保持在规定范围内(190v~242v)。

3、应定期给应急灯充放电。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放电操作,每次放电时间持续约120分钟(具体操作及放电时间以产品使用说明书为准)。

4、放电操作时应跟踪管理,每45分钟观察一次,并做好充、放电记录。

5、放电时间小于45分钟,应报修,进行电池更换;

6、应急灯正常使用期限为3年。

1、体育馆、食堂、教学楼、办公楼的主要疏散路线应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2、疏散指示标志宜设置在安全出口的顶部和疏散走道及转角处,距地面高度一米以下的墙面上。

3、走道上的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0米。

4、疏散指示标志无遮挡,损坏或遗失的疏散指示标志应及时报告,及时补装。

1、新购入的或经维修的消防设施设备的资料数据应交消防办公室存档。

2、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与防火巡查制度相结合,坚持责任区内责任人一日一查,做到火情突发,灭火设备故障不突发。

4、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形成资料档案,存档以备查证。

5、每月上旬校消防安全管理委员应对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情况进行督查,督查内容包括责任人维护职责的落实情况。

餐厅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篇五

规范公司内生产设备设施日常使用及维护保养、维修工作,确保在用设备设施的安全有效运行,需要对设备设施方面的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消防设施进行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设施及其附带的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消防设施的使用、维护保养过程管理。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安监总危化〔20xx〕225号)

安全生产控制的目的就就是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与管理失效四大要素。

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就是为保证生产设备设施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就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做好设备设施管理的同时也做好安全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保养。

安全设施包括通用安全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消防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设施分为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三类。

3.1预防事故设施

(1)检测、报警装置: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等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等检测报警装置,用于安全检查结合安全数据分析等检测设备、仪器。

(2)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防护罩、防护屏、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动、限速、防雷、防潮、防晒、防冻、防腐、防渗漏等设施,传动设备安全闭锁设施,电气过载保护设施,静电接地设施。

(3)防爆设施:各种电气、仪表的防爆设施。

(4)作业现场防护设施:作业现场防辐射、防静电、防噪音、通风(除尘、排毒)、防护栏(网)、防滑、防灼烫等设施。

(5)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与逃生避难及风向等警示标志。

3.2控制事故设施

(1)泄压与止逆设施: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放空管等。

(2)紧急处理设施: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切断、分流、排放等设施。

3.3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1)防止火灾蔓延设施: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等。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2)灭火设施:水喷淋、惰性气体、蒸汽、泡沫释放等灭火设施。

(3)应急处置设施:洗眼器、喷淋器、逃生器、逃生索、应急照明等设施。

(4)应急救援设施:堵漏、工程抢险装备与现场受伤人员医疗抢救装备。

(5)劳动防护用品与装备:包括头部、面部、视觉、呼吸、听觉器官、四肢、躯干防火、防毒、放烫伤、防腐蚀、防噪声、防辐射、防高处坠落、防砸击、防刺伤等免受作业场所物理、化学因素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与装备。

4.1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设施(包括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维修等日常管理工作,参与设备供应商的选择,负责设备技术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4.2各部门负责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负责日常保养定期维护等工作

4.3生产人员:严格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对设备进行日常的运行检查维护;

4.5安全员(兼职):负责生产设备设施(包括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消防设施)运行过程中安全检查,督促检查各作业人员遵章守纪工作,发现安全隐患督促责任部门整改。负责联络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安全检测。

4.6采购部:负责生产设备(包括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消防设施)供应商以及维修零部件的选择、采购工作

4.7总经理:负责设备设施(包括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消防设施)维修维护的审批。

5.1设备设施的状态管理

设备设施就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公司经营营业的基础。设备修理必须坚持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实行专群结合、群管群修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好设备检修的工作,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各业务部门开展工作时,必须考虑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提供必要的检修计划,在检查经营活动的同时,同时检查检修计划安全防护。总结评比业务计划与检修计划。在经营与设备设施维修发生矛盾时,应当根据“先维修,后经营”的原则合理安排。

生产部对验收合格后登录设备设施(包括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台账,汇总收集设备出厂随带的技术资料一同存入设备档案,对该生产设备设施(包括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建立设备管理档案。

5.2设备设施的使用

5.2.1设备在投入使用前,生产部编制该设备操作规程与安全注意事项、设备维护保养技术规程,并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原理、设备构造、安全设施附件、操作方法、设备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常识、应急处置措施等,考核合格后方可允许上机操作。安全员(兼职)应识别并评价该设备设施的安全风险。

5.2.2工作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在确认设备完好,安全附件、仪表齐全正常,操作系统灵敏可靠后方可开机,并在设备日常点检表中记录相关情况,下班后记录设备运行台时。

5.2.3在工作过程中,设备操作人员要经常巡回检查设备运转状况,包括声音、震动、温升就是否正常,附件就是否完好,发现异常与故障应及时排查原因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停机检查或向班组长报修,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5.3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维修

5.3.1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遵循“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设备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过程做到以下几点:

a、自觉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违章操作;

b、设备运行中避免进入异物;

c、管道阀门做到不渗不漏;

d、做好设备经常性的润滑、紧固、防腐等工作;

e、设备的易损零部件要及时更换,保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f、保持设备清洁,环境卫生好。

g、及时填写设备运行记录,每班人员点检人员填写《设备日常保养记录单》。

5.3.2设备维修工负责设备的计划维修与紧急抢修,设备维修以计划维修为主,紧急抢修为辅。

设备管理根据设备运转情况与企业生产情况,制定设备的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安全员(兼职)会签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各部门以及设备管理按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填写《维护保养及验收单》。

维护保养的设备设施包括:生产设备;建筑设施;特种设备;职业病防护设施;安全设施;自动消防报警系统;企业各单位设备外壳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器漏电手动测试;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等。

5.3.3设备维护保养分为一级、二级。一级保养需要按照设备服役情况基本原则每半年进行一次,二级保养按照设备服役情况基本原则每年进行一次,一级二级保养程度详见维护保养验收单。

5.3.4维修保养前,维修人员应明确维修内容确定检维修方案,确定作业危险分析与控制措施,明确安全设施的检修保养要求,技术要求与施工方法,明确分工责任,并采取开具作业票、停车、拉闸、挂检修牌、安全监护等相应必要安全防范措施。

5.3.5维修保养时,应对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施工现场安全交底维修人员要按照所修设备的技术要求与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维修,确保维修质量,严禁野蛮操作。

5.3.6维修保养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安全装置与安全设施。维修人员首先要认真检查维修工作有无遗漏,然后,管理好工具,清理维修现场,会同设备负责人、设备操作者进行试车验收,并做好维修记录,填写《设备维修验收单》。

5.4设备标识

企业内重点设备作明确标识,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设备状态(在用、停用、报废等)。

5.5生产设备设施、安全设施的技术档案管理

每台设备均应建立技术档案,设备管理负责生产设备设施(含设备自身附带的安全设施)的技术档案的建档、归档及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安全员(兼职)负责对相对独立的安全设施建立技术档案,编制全面的安全设施台账,台账中应注明安全设施对应的生产设备设施,便于设备管理的综合管理。

5.6安全设施管理与保养要求

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备管理在编制设备年度维护保养计划中同时注明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计划、检测计划

属于企业内的维护保养由维修工负责,安全员(兼职)进行技术支持,保养完成后共同验收。

属于强制检验的设施与项目由设备管理员负责联系外部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保存好相关书面资料。

6.1设备设施(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消防设施)管理台账

6.2设备设施履历表无编号

6.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无编号

6.4年度维护保养计划表编号:aqjl-06-01

6.5维护保养及验收单编号:aqjl-06-02

6.6设备日常保养记录单编号:aqjl-06-03

6.7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清单编号:aqjl-06-04

餐厅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篇六

第一条为了使设备有效地为生产服务,做到预防为主、维护和检修并重,

定时维护保养,按计划组织检修,以恢复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效率。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单位的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三条实行科学检修,认真执行检修技术规程。生产部门必须严格控制大修理资金的使用,制定合理的检修定额,提高检修技术水平,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第四条设备检修分大修、系统(装置)停机大检修、计划性检修和故障临时性维修。大修理费用(系统(装置)停机大检修)由大修理资金支付,其他检修费用一般由生产费用支付。

第五条根据检修间隔期及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编制出设备大修、计划性检修计划,设备检修计划与生产计划同时制定,同时下达,同时检查考核。大修理项目要办理检修任务书。

第六条设备检修计划由车间编制,生产部组织平衡,报主管领导批准后下达。检修计划提出时,应同时提出备品配件、材料、工器具计划年度计划在年检前2个月提出;季度计划在季前1个月提出;月计划在月前15天提出。

(一)由分管设备的副总经理主持大检修计划及落实工作

(二)在大检修前要成立专门小组,指定详细的检修进度,搞好检修项目的落实,物资准备,施工准备,人员准备和开、停车置换方案的拟订等工作

(三)大检修中必须严格质量检查并做好检修竣工验收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检修任务。检修完后,应进行总结

第八条严格认真执行设备检修计划,若确实需要调整,必须办理批准手续。设备计划性检修计划调整由生产部批准;大修计划的调整,每年六月份由生产部组织进行,并报公司批准。

第九条结合设备大检修、计划性检修实现技术革新的(如改变结构、使用新材料配件),应由车间向生产部提出报告并附图纸说明,批准后方可执行。重大革新由生产部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条设备大修需要有大修方案,具体方案由检修实施单位提出,生产部核准。复杂工程,需要绘制网络图。大修方案包括:检查内容、质量要求、工程进度、劳动力、备品配件、材料、特殊工器具需用量、试车验收规程、安全措施等。设备的大修方案确定后,有关部门要做好材料、备品配件的供应和劳动力的准备工作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在检修前按规定办理签证检修任务书及动火证等手续。在施工中必须严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生产车间负责对停车的设备进行处理,合格后交施工单位,并派专人帮助施工人员联系处理有关安全事宜。施工现场应设安全防护栏杆或标记,以确保安全检修。凡外来施工单位承担的检修,在检修结束后必须严格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二条设备检修要严格执行检修方案和检修规程。若检修项目进度、内容需要变更,质量要求遇到问题,必须向车间或生产部报告,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解决。

第十三条在设备检修过程中要采取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好质量关。主要承压承载部件要有鉴定合格证。a类设备大修竣工验收由生产部组织;b、c类设备的大修及所有设备的中修竣工验收由车间组织;施工单位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第十四条压力容器的检修,除按检修规程或方案验收外,还必须执行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设备大修要有完整的检修记录及完整的交工资料,并记入设备档案。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要节约使用材料、配件,开展修旧利废,检修后的余料、余配件必须按项目退库,不得转作它用,节约检修费用。

第十七条生产部每半年统计设备检修执行情况并汇总报有关部门。

第十八条公司各单位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中,既要贯彻执行操作规程和维护规程,又要学习、研究、采用、推广新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制度。

第十九条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前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设备,重要岗位的操作工不得随意变动工种。

第二十条设备的操作使用必须严格执行经公司生产部认可并下发的设备操作规程。

新投入运行的新机种、新机型的设备操作规程,由公司生产部负责组织编制,正式颁发为有效。

第二十一条除单班作业外,各设备操作岗位都要建立交接班制度,并严格执行,认真做好记录。

交接班必须坚持现场当面交接。接班人员未到岗,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岗位。有关问题未交接清楚或交接班记录未填写清楚,接班人员不得上岗,交班人员不得离岗。

第二十二条各设备操作岗位都要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固定岗位的责任制要“上墙”并悬挂于醒目的地方。移动岗位的责任制要印发到操作工手中。操作工要按要求认真做好岗位记录。

第二十三条操作工应按要求完成点检制中规定应由自己负责的点检内容,并认真作好记录。

第二十四条各设备维护岗位按设备实际需要配备维护人员,加强维护人员技术培训,满足设备维修工作要求。

第二十五条设备的维护保养由操作工和维修工共同负责,并在责任制中划清各自范围和职责。

第二十六条设备维护实行包机制和区域分工负责制。移动式设备宜实行包机制,固定式设备宜实行区域分工负责制。两种维护制度都必须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认真执行。

第二十七条设备维护实行点检制,维修工要认真完成点检制中规定由其负责的点检内容,并做好记录。

1.为了设备管理方便,便于统计,对设备按台数划分,并以台(套)作为管理单位。

①一般设备有动力、传动和工作机构三部分组成(简称“三要素”),并能独立完成既定的生产工作任务,即可划为一台(套)设备。

②由一台或几台设备及其足够的附件,组成系统才能完成既定任务的,如液压站、小型除尘机等装置,按系列单独划为一台设备。

③对于大型设备,由主机与辅机联合工作,才能同时完成既定的任务,如锅炉由锅炉本体与风机、水泵等组和在一起才能完成工作,可划为一台(套)设备。

设备级别划分为a、b、c三类,根据公司现行的生产流程,以对生产主流程(主流程为从采掘、运输到公司石的碎,磨,选,浓缩,脱水整个工艺流程)的影响大小为依据,同时兼顾设备价值,修复的难易及备用设备情况,划分为a、b、c三类,具体为:

a类设备:主流程上,对生产有直接影响或影响很大的设备。

b类设备:非主流程上,但对生产影响较大的设备,如能源,气体供应设备;或虽在主流程上,但不构成很大影响的设备等等。

c类设备:非主流程上,对生产影响不大,故障后可以等待修复的设备。

按设备的级别,明确各级设备管理部门(车间)的管理职责,具体为:

(1)负责公司a、b、c类设备台账及技术档案的管理;监督,检查公司各设备使用部门(车间)a类设备的使用情况,指导a类设备的运行管理。

(2)负责制定a类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指导设备使用部门(车间)制定b、c类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3)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实施对a类设备的巡检工作,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为a类设备的检修提供依据。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问题及时通知并会同设备使用部门(车间)制定处理方案

(4)协调设备现场的挂牌管理工作,并监督、检查设备的现场挂牌情况;建立公司a类设备管理台帐,做好设备管理的各项记录工作

(5)根据设备使用部门(车间)的检修计划,或生产中突发的a类设备故障,组织维修和抢修工作,并组织相关部门对检修的结果进行检查验收。

(1)负责本部门(车间)的a、b、c类设备的生产、运行、检修、维修管理。对保证本部门a、b、c类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负有主要责任。

(2)负责制定本部门(车间)b、c类设备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协助设备管理部门制定本部门(车间)a类设备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3)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实施对a、b、c类设备的巡检工作,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为a、b、c类设备的检修提供依据。

(4)负责本部门(车间)设备现场的挂牌管理工作;建立各类设备管理台帐,做好设备管理的各项记录工作

(5)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问题及时处理,重大设备问题及时通知并会同公司设备主管部门制定处理方案,组织实施具体的抢修和修复工作

(6)参加公司设备主管部门组织的a类设备事故分析,组织本部门(车间)b、c类设备事故分析,并上报公司设备主管部门。

设备操作人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规程的要求,按一定频率来完成设备的检查、设备润滑、设备清扫等维护内容,并填写到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润滑记录中。

①凡在用设备,必须做到每一型号设备都有设备使用、维护规程。

②新设备投产前,由生产部组织制定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打印下发至使用部门。

①准备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时,要在改变工艺前十天,通知生产部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订。

②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要及时反映,生产部应现场核实情况后,对规程内容修改。

1.生产部将新制定或修订的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及时下发到车间,并登记规程发放台帐。

2.车间要组织对新岗位人员的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学习和考试。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规定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均合格后方能上岗。

3.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和有关领导都要重视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执行、检查、落实,积极开展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检查工作,并做好检查记录。

4.各单位(车间)每月组织对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执行情况的检查,对岗位人员熟知规程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并做好检查的相关记录。

第三十三条设备的维护状况,是指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水平,设备优化维护率等。设备维护除了《设备使用维护规程》中规定的日常维护内容外,还应针对设备的状况做出维护维修计划,及时修理,以保证设备的完好状况。

第三十四条公司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做出设备设施的维护计划,并做好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设备设施:建(构)筑物、采掘设备、运输设备、提升设备、通风设备、电气设备、排水设备、供气设备、仪器仪表、照明设施、备用设备等。

①各种标识牌做到经常清洗,字迹清晰、醒目,如因腐蚀等原因造成的标志牌损坏、字迹模糊等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定做新牌。

②设备操作人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规程的要求,完成设备的检查、设备润滑、设备清扫等维护内容,并填写到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润滑记录中。

④保持设备零部件及装置(如安全防护装置)齐全、连接件牢靠(做到及时紧固)、调整良好(做到及时调整)。

⑥设备润滑装置保持齐全完好,油具、油料保持清洁,做到按点、按质、按时、按量加油,并有完整记录。

⑦各种设备的易损件要有充足的备件,以满足维修需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⑧设备都必须进行接地和接零,并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保证设备保护接地与接零的有效性。

⑨操作者对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熟知,并能认真贯彻执行。对设备各项记录,按时填写,做到齐全、准确。

①设备基础稳固,无裂痕、塌陷、倾斜、变形;无腐蚀或者浸油粉化;连接牢固,无松动,断裂,脱落现象。

②结构完整,零部件及附件齐全,外表清洁,整齐;腐蚀、磨损和变形程度在技术允许范围内,经小修可以处理。

③设备性能良好,能满足工艺要求,可随时开动;能达到安全运转,无震动、无异音、并能达到能力要求(设计能力、铭牌规定能力)。

④设备润滑良好,无漏油现象,其他水、风、汽(气)等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

⑤各种仪器仪表、控制装置、安全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⑥设备运行参数(温度、压力、速度、电流、电压等)符合技术要求。

①长时间未清扫,设备及周围大量积尘,积垢或积料,设备见不到本色。

②润滑部位明显缺油,甚至造成有关部件发生不应有的磨损。

③设备部件,连接件不齐全或有松动,未及时紧固或更换以致引起设备震动或有关部位造成损坏(未形成事故)。

⑤设备交接不认真,记录不齐全,保管不好,有乱写乱画、丢页、损坏现象。

润滑是通过加入某种介质材料,使物体相互运动的磨擦面之间,产生一层隔离膜而避免直接接触,降低磨擦系数,减少磨损的技术措施。搞好设备润滑,是防止设备事故,提高设备作业率,降低备件消耗的关键。

第三十六条凡开式齿轮传动,闭式齿轮传动、蜗轮、凸轮传动,各磨擦件,滚动轴承,滑动轴承中均需添加润滑剂。润滑剂的选用,需符合其设备使用说明中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七条润滑工作,要认真执行“五定”,即定人,明确负责对设备实施润滑的人员;定点,全部润滑点清楚准确;定时,各润滑点按时加油;定质,按润滑点所需油质分别注不同润滑剂;定量,按消耗定额及润滑点状况按量加油。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维修设备时须严格执行“五定”要求。

第三十八条设备润滑实行三级管理。即生产部、车间和设备操作者三级。

生产部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和指导设备润滑,解决设备润滑中的技术问题。各车间设备技术人员,负责执行设备润滑措施,检查设备润滑状况,确保设备具有良好的润滑条件。设备操作者负责按“五定”要求润滑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对三级管理中的失职者,按情节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润滑剂的代用,必须经生产部正式批准,并记录归档。

第四十条设备大、中修时,必须对润滑系统进行相应级别的修理。

第四十一条各级润滑管理人员,应积极进行新润滑材料、新工具、新润滑装置的实验、推广工作

第四十二条对不按规程润滑引起的设备事故(或故障),按“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对操作者进行处理。

第四十三条设备操作人员,应熟练的操作设备,掌握维护保养方法。凡润滑不合格设备,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操作。如发现违章指挥,强行开车,操作人员有权越级上报,造成设备事故者按“设备事故管理制度”从重处理。对违章作业者,要进行分析并处理。

特种设备的检验、测试和试验由国家规定的有资质单位或机构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发检验合格证书和合格证。生产部设专业人员负责联系相关部门对公司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并保存检验合格证书和合格证。

1.新安装设备在安装、调试、试车阶段都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进行检验、测试和试验,符合设计要求时才可交付使用。

2.设备在使用中,如出现运转不稳定、运转异常等情况应依据设计和安装调试结果为参考进行检验和测试,为修理提供依据。

3.设备在更换一些需测量、测试的部件时,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相应的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才可交付使用,并记录入档。

4.公司安全标志设备的定期检查由相关单位的专业人员负责,对检查结果记录入档,确保有效性。

餐厅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篇七

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章程,对日常的使用检修工作进行规范,是确保电气设备安全、正常运行,防范各种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2.1对电气设备的管理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因此机修车间要加强对配电室及电气修理组的日常工作管理,使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负责的.工作状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2由于电气设备的管理专业性很强,公司总师办及设备动力科应在专业技能上加强对工作的指导,特别是对关键、重要设备的操作和检修,更要经常深入到现场进行工作督导,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1凡新建、技改安装的电气设备,必须经交接试验合格,方可交付车间(部门)投入运行。

3.2预防性试验是检查鉴定运行中供电设备和高压电气设备(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高压配电装置、高压电机等)的绝缘性能、导线接头的质量及电气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灵敏程度,是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3.3预防性试验周期规定,原则上结合各车间(分厂)的电气设备大、中、小修进行,一年一次预防试验工作,超周期不试验,由设备所在部门负责。

3.4由设备能源科编制预防性试验规程、报表等,预防性试验人员实施执行。

3.5预防性试验工作,由设备主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其工作程序如下:

3.5.1配电室高压电气,由机修车间提出计划,直接与市供电部门联系试验工作计划交设备科备案。

3.5.2各生产车间的高压电气,由设备所属部门提出计划报设备科审核、备案,电气副总批准,交机修车间负责试验工作。试验后,由机修车间提供试验报告,试验数据要准确可靠,交设备科和设备所属部门归档备查。

3.5.3设备所属车间应派出电工配合被试设备进行拆装线,并协助机修车间进行高压试验工作

3.6列入年度计划的预防性试验的高压电气设备应做到不漏试,标准不得降低,严格按国家现行规定的规程执行。

3.7电气在预试过程中,若发现主要设备的绝缘显著降低或重大绝缘缺陷和击穿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组织分析及时抢修或更换,抢修或更换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人运行。

4.1继电保护装置是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卫士,它可以排除或缩小故障的范围,保护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4.2各种高压电气设备保护整定计算要正确,定值要合理,不能因鉴定不当造成保护枢动误动或越级跳闸。

4.3继电保护装置调整校验动作要可靠,灵敏度要高,运行要正确,动作率必须达百分之百。

4.4凡经整定的继电保护装置要加以铅封,不准随意乱动、乱调。

4.5按照国家现行试验标准,每年进行保护调整校验。

4.6投人运行中的继电保护装置,由配电值班人员或维护电工进行定时巡回检查,在运行日志上,要详细记录保护装置动作的次数和原因、信号反映影响范围。运行中出现误动或越级跳闸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向车间汇报,车间应组织主管人员到现场检查整定值及保护装置,必要时重新调整,先做传动试验,找不出原因再做继电器的解体检查直至解决问题。

5.1建立和完善电气设施的防雷保护设施,是防止雷电对电气设施造成损坏的重要安全措施。

5.2各变(配)电室必须具有防止直击雷、感应雷及防止雷电波人侵的保护设施。防雷保护设施应做到先进合理,参数配合恰当,动作灵敏可靠。

5.3随着电网系统的逐步扩大,从设计上应不断采用国内外先进防雷措施和设备,提高全厂电网系统的耐雷水平。

5.4要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测,以保持其性能良好可靠。

5.5全厂应于每年雷雨季节到来之前,以机修车间为主,设备科参加,组成电气防雷检查组,对防雷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限期解决。

6.1绝缘油的管理是一项有特殊要求、技术性很强的管理,管理好可以提高绝缘强度,延长电气设备的检修周期,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6.2运行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油,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试验标准,凡不合格者,不得投人使用。

6.3不同牌号的绝缘油一般不宜混合使用,必须混合使用时事前应做好混合试验,符合下列要求,方准许投人使用:

6.3.1混合油质不低于其中安定性较差的一种油质。

6.3.2新油与运行中的油相混合时,其油质不应低于运行油之质量。

6.4所有电气设备上变压油,应每年进行一次取样击穿试验,做简化试验,其简化试验项目包括闪点、酸、酸碱反应(其结果报告应存人档案),不合格者,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

6.5电气值班人员对运行中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油开关等备应定期检查(对公用设施,机修车间负责定期检查)于规定油品和泄漏者,应向主管人员反映,及时处理。

6.6对大型变压器(1000kva及以上的)每两三年做一次油色谱分析。

7.1主要电气设备的检修周期,应损、腐蚀、老化等规律,安排检修。

7.2对主要电气设备应强调“检”字,只有及时地检查出问题及时排除,才能保障其强使用中的监控管理。

7.3对于正在运行中的设备故障,在接到报告后,维修车间组织修复工作。对修理件,使设备尽快运行。

7.4对于按间隔周期定时定点检修的设备,应在检修前三天通部门并按检修内恢复工作状态。

7.5设备在检修过程应根据不同设备的具体情况,按公司设备动力科制定的检修标准严格执行。

8.1为了确保安全停电、送电,对电力检修作业,实行工作票及操作票制度。

8.2电气工作人员在高压电气设备上进行安装、检修、调整和试验等工作,必须遵照工作票的规定,履行工作票手续。

8.3架空线路及电缆计划停电检修和试验等工作,必须断开电源开关时,施工负责人必须到厂总配电室履行工作票手续。

8.4各车间电源进线开关及配电屏计划停电检修和试验等工作,必须断开一级电源开关时,车间电气主管人员及施工负责人必须到厂总配电室履行工作票手续。

8.5事故处理及消除严重设备缺陷,属于哪一个车间,该车间电气主管人员或施工负责人应到厂总配电室履行工作票手续。

8.6各车间如果计划停电检修或试验等工作时,如不需断开上一级电源的开关时,车间电气主管人员应在本部门配电室履行工作票和操作票手续。

8.7凡计划停电检修或试验,以及事故处理等工作结束后,必须由原履行工作票手续人员到厂总配电室办理复电手续。

9.1严禁无电工证人员在电气设备上的工作

9.2严禁无经验电工和未在工作地段两段挂接地线的情况下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作业。同时,验电和接地均需使用合格工具。

9.3严禁约定时间停、送电,配电线路停电必须使用“停电区域图”。

9.4严禁无人监护,单人在高压设备上工作,施工前必须遵守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的规定。

9.5严禁不使用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可不用操作票的操作应记入操作记录本)。

9.6严禁未经核对盲目操作(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开关刀闸位置、操作模拟图)。

9.7严禁不按规定使用相应的安全工具进行操作。

餐厅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篇八

1、消防设备、设施和器材,不准随便挪用和移动其他位置。

2、消防报警系统由维保单位每月进行一次测试。

3、楼内消火栓每月初进行一次出水试压,检查供水系统运行状况。

4、楼外消火栓每年保养两次。

5、轻便灭火器每年进行一次检修、保养、换药。

6、各部门对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消防设备、设施和消防器材,必须设专人管理,经常保持设备的完好和清洁,发现问题及时报保安部更换。

7、工程部负责消防设备、设施的维修和保养,要以专人负责,并制定出检查、保养方案,将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报保安部门。

8、楼内的消防楼梯,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任何部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堆物堵塞。

餐厅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篇九

一.为加强学校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有关消防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主要指自动喷水、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等固定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排烟系统等)的维护和管理。

1.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投入运行后,学校应及时选择维修保养企业,与之签订维修保养合同,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

2.应将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列入防火检查、巡查的内容。

3.保卫处应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巡查,同时做好记录。

4.保卫处应定期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查试验,并填写记录。

5.点型感温、感烟探测器投入运行二年后,应每隔三年对探测器进行清洗。

三.小型灭火器材(主要指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桶、消防斧、消防锨等器材)的维护管理。

1.严禁购置不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灭火器材。对购置的器材应建立详细的器材台账,并报归口部门备案。

2.保卫处根据有关消防规范要求对灭火器材进行合理布置,并登记造册。

3.各部门应指定专人管理辖区内的灭火器材,灭火器材管理应做到“三定”(定位、定人、定责)。

4.各部门灭火器材管理人每周检查一次灭火器材的数量和定位情况,每月检查一次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是否在正常区域。在寒冷、炎热、潮湿季节,要对消火栓、灭火器采取防冻、防晒、防潮措施。

5.保卫处每半年对所有的小型灭火器材进行一次检查,对缺少的灭火器材进行补充,对锈蚀严重、压力不足、干粉结块的灭火器送具备法定资质的灭火器维修厂家进行维修。

6.因管理不善,造成灭火器材丢失、损坏的,管理人应赔偿损失,并根据情况对联责部门进行经济考核。

7.因扑救本单位或友邻单位火灾而使用了灭火器,有关部门应及时报告保卫处,补充灭火器材。

标签:最新 餐厅 设备 设施 维护保养 制度 优秀 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