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位于浙江省海盐县旧城西门外小栅桥之西、大栅桥之北,朝圣桥河北。该寺历史上占地面积九十余亩,殿宇僧舍据说有5480间,四面河道环绕,独处一方,以舟楫相通,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建朝圣桥,元惠宗至正五年(1345年)建天宁寺桥(即大栅桥),并相继建造迎恩桥(即栅桥)。天宁寺历史悠久,规模恢大,兴旺时有僧众百数十人,晨钟墓鼓,木鱼梵音,香烛煙光,终年不绝。
相传天宁寺创于汉朝,初名“禅悦院”。唐朝宗大历三年(768年)建千佛大宝阁。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敕赐“天宁永祚禅寺”匾额。南宋光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僧长溪创建山门殿和宝塔,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僧永模建圆通殿。元世祖至元二年(1336年)僧梵琦(字楚石)募缘建镇海塔。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佛阁、法堂及方丈室。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建西方殿和钟楼、轮藏及廊庑。神宗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请来《大藏经》计6714卷。洪武三年(1370年)高僧梵琦大师被诏徵,赐号“佛日普照慧辩禅师”,著有《楚石语录》,作《怀净土诗》传于世。源瀚大师,字觉海,住持天宁寺时,经八载重修千佛阁,又经八载重建镇海塔。清高宗乾隆廿六年(1761年)。钱陈群为之作记,著有《水云集》。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僧生白、眉白、元白三人重建千佛阁。清高宗乾隆至穆宗同治间,两次进行维修。民国二十五年曾修理镇海塔。
天宁寺的整个布局至明朝已基本形成,在自南而北中的中轴线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组组结构精巧装饰华丽的古建筑。进入山门,为金刚殿,正中朝南为弥勒佛坐像,坦胸凸肚,笑容满面,上有“皆大欢喜”四个大字。左右两联曰:“大腹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其背面朝北为韦驮菩萨立像,两边为四大金刚,进内为大雄宝殿,殿前有石狮子一对,很大的铁香炉一具。拾级登殿,殿内正中为三世佛像,两边为十八尊罗汉。北后朝北为观音大士立像,手执仙瓶、柳枝,脚立鰲鱼头上,海浪滔滔,众仙童相护。大雄宝殿建筑巍峨,飞檐翘角,朱栋彩梁,肃穆庄严。
大殿后为千佛阁。阁为两层,上为藏经楼,下为佛殿。步入下门,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像。铜钟、大鼓悬于两侧。千佛阁每年阴历六月六日晒经日开放,平时除拜忏等外,均不开放,仅走偏门,故阁内幽雅安静,俗鹿尽消。千佛阁左右前后为禅堂、方丈室、法堂、僧舍、菜园等。最后为镇海宝塔。镇海塔为楚石禅师所造。因元朝海岸线变迁,潮水直逼海盐城下,气势汹汹,威胁很大。当时认为塔能镇海,楚石禅师遂介议募资建塔,历二十九年始成,据说建造之时,每一砖都由楚石禅师顶首跪诵大悲咒一卷,其精神感入至深。塔共七层,八角形,高24丈,明朝多次修葺。清乾隆年间失火,七级俱焚,仅存塔心,遂又重建。光绪和民国期间,多次重修。塔前西侧有池。池西有仙桥,桥下河浜可停小船。
历史上天宁寺香煙极盛,尤其是六日、十八、十九几日,更是热闹非凡,香客、游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由于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明清以来天宁寺的庙会成为远近闻名的物资集散市场。
民国时期,天宁寺开始衰落,1937年11月5日,日本侵略军在金山嘴一带登陆,日舰炮轰武原镇,天宁寺镇海塔中弹受重损,1938年,镇海塔再遭日军炮轰,塔身倾斜。1856年8月1日,十一级台风侵袭海盐,镇海塔顶坍落,塔身倾斜更为严重。1960年拆除上面三层,残存四层,高仅20.7米,塔基为须弥座,有石雕,犹保存元朝建筑风格,1980年12月,千佛阁,列为引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5年至1987年,省文物局县政府先后拔款36万元,重修千佛阁,至此,整个天宁寺范围内仅存千佛阁一座,禅堂古井一口,镇海塔塔基一座,约两抱粗古银杏树一株,1996年8月被批准正式对开开放。在此之前,虽山门紧闭,但平时烧香礼佛者仍有不少。1998年10月,县政府拟定逐步修复天宁寺的规划,责令在原天宁寺范围内的单位一律拆迁,几年后,天宁寺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人面前。
标签:海盐县天宁寺的导游词 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