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小花文档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报告范文

服务业工作报告总结(三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服务业工作报告总结篇一

一、xx年全县服务业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1、总量保持较快增长。xx年,我县服务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23.44亿元,比20xx年增长12.2%,是xx年的3.3倍。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89亿元,增长16.2%。

2、拉动经济作用明显。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9%,比20xx年上升0.8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发展,使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xx年,沭阳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040元,比上年增长10.6%;人均消费支出预计达到14500元,增长10.8%。

3、行业结构不断完善。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逐渐下降,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软件服务外包业等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逐步上升。据资料预计,除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以外的服务业逐渐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4、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不仅传统服务业投资保持了较高增长,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行业投资也快速增长。

(二)服务业各产业发展情况

1、商贸流通行业经济实体在原有基础上迈上了新台阶。南京东路精品服饰一条街、金鼎商城女人街、中华路娱乐一条街、公园路文化用品一条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已经形成;大润发、上海华联、乐天玛特、香港久盛百货等商贸巨头和肯德基、亚诺咖啡以及各类国内外知名餐饮休闲连锁店纷纷落户沭阳,梦溪假日大酒店、汇峰大饭店、万豪国际大酒店等五星级酒店的建设,完善了我县的旅游公共设施,提升了沭阳的接待水平。中国·沭阳国际花木城、新城市广场、乐之地商业广场等项目正在推进;月星国际家居广场、三匹马商业广场、中央广场等项目基本完工,维也纳商业广场、蓝天国际商贸城已全面竣工投入运营。

通过完善规划引导、推动载体建设、搭建商务平台、发展连锁经营、规范市场秩序等措施,商贸流通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大型本土连锁经营超市10余家,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万村千乡”农家店207家,乡镇覆盖率100%,年销售额达2.3亿元;全县建成交易市场142个,其中消费品市场122个,生产资料市场9个,生产要素市场(房地产开发)1个。

2、软件产业发展和软件产业园建设突飞猛进。沭阳软件园计划总投资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6.7万平方米三栋大厦,集聚华军软件园、北京csdn软件社区、学易科技等企业入驻,注册资本7.1亿元。截止11月22日,软件园现有入驻企业已达168家,从业人数已达20xx多人。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软件园在促进就业、增加税收、提高城区品味等方面,目前已成为苏北最大的软件产业园区,正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3、现代化物流业发展方兴未艾。现代物流业呈现积极态势,泰捷信码头、神舟物流、恒通物流等重点物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积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近200家中小型物流企业分布在全县,形成立体式物流网络。县百盟物流产业园集仓储、运输、配送、装卸搬运、分拣加工、信息交换、物流设计、商品销售、餐饮住宿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基地顺利开工,势头良好,一期基本完工,二期正在落实土地,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4、旅游产业较快发展。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创建具有梯次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精品乡村旅游点集群的目标,深入挖掘“虞姬故里”这一历史品牌,积极放大“花木之乡”这一旅游资源,着力构建大生态、大旅游、大观光体系,全县旅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获得“魅力江苏农业旅游景点”、“全国农业观光示范创建单位”、“中国十大魅力乡村”、“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点)二十强”等称号,拥有各类旅游景点15处,其中国家2a级旅游景点7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四星级乡村旅游点1处,省自驾游基地1处,省级乡村旅游精品1处;拥有旅游星级饭店5家;南湖公园已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国家3a级景区创建工作取得成功。生态旅游初显雏形。开发了“沭河公园—虞姬生态园—梦溪植物园—圆觉禅林—花木大世界—花乡名门—苏北花卉—植物园—虞姬河风光带—古栗林公园—周圈盆景长廊—胡家花园—干花展示区”具有花乡特色的旅游线路,休闲娱乐、生态餐厅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形象,延伸了产业链。

5、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导向未变,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有效遏制,市场交易延续此前的回暖趋势,加上“新国五条”的出台,刺激了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入市,1-10月份城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体呈上升态势,20xx年1-10月份,我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29.29万㎡,同比上升33.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05.38万㎡,同比增长25.98%;营业用房销售面积23.91万㎡,同比上升86.07%。二手房销售创历史新高,商品房均价上涨,涨幅基本可控。1-10月份,二手房成交3782套,同比增长236.48%,成交金额11.03亿元,同比增长208.96%,成交面积51.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0.47%。

6、金融存贷款平稳增长。针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我县积极优化金融运行环境,调整金融支撑结构,金融运行平稳高效。从机构数量看,全县各类金融机构累计达57家,银行业机构12家(网点数为114个),农村小额贷款公司9家,保险机构22家,证券公司2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2家。20xx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预计达280.00亿元,同比增长14.2%。

7、网络交易发展势头迅猛

鼓励企业通过网络销售形式扩大经营,以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的县软件产业园为平台,引进宿迁神话商贸有限公司、华阳园艺等145家电子商务企业,注册资本达8.1亿元,从业人员达1800多人,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实现集聚化发展;以我县特色花木产业为载体,推动乡镇网络创业示范街建设,鼓励扩大物流配送乡镇覆盖。

目前我县拥有电子商务企业达5500家以上,其中,以花木为主要产品的新河镇网上花店达3700余家,从业1.2万人,年创产值近3亿元,物流公司28家,其中快递公司18家,花木配载公司5家,其余的为临时配货站,快递公司日均送货2.5万件,从业600多人。目前,新河镇的网络创业示范街已入驻网络创业户53家、快递公司8家、电脑公司5家,淘宝旗舰店、商城14家、“皇冠”级网店25家,实现户均年销售额50万元以上,户均年纯利润20万元以上。

(三)重点服务业项目发展和重点企业培育情况

近年来,沭阳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高层楼宇彰显城市现代化气质,大力实施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3d国际影城、恒隆广场、建陵商都、中央广场等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相继建成或有序推进。20xx年新增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10个,分别为:沭阳软件产业园、沭阳县百盟物流产业园、中国沭阳国际花木城、月星家居国际生活广场、沭阳蓝天国际商贸城、沭阳三匹马商业广场、沭阳乐之地商业广场、沭阳县山东商城综合市场、沭阳县钱集镇荷花池公园、沭阳县博物馆。其中,百盟物流产业园为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重点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68.10亿元, 20xx年计划投资17.97亿元,预计年底可完成投资20.5亿元。项目投资增势较快,建设有序推进,形象进度良好。

大力招商引资,培育了19家服务业重点企业,分别为:沭阳蓝添花木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百盟投资有限公司、沭阳联创置业有限公司、沭阳尚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江苏万得福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沭阳恒通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江苏省奥蓝德软件有限公司、江苏易网软件有限公司、江苏亚格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奥普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大未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乐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宿迁市美力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江苏诺亚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江苏瑞洋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江苏瑞杰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宿迁市乾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宿迁科茂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天牡士科技有限公司,涵盖了现代物流、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信息服务、科技资讯等各个领域。

(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情况

目前,市级服务业集聚区有浙江商城和苏北汽摩配综合商城。浙江商城由浙江恒伟控股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5.8亿元,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现已成为苏北地区档次较高、设施齐全的超大型装修材料市场。商城拥有商铺20xx多间,设有陶瓷洁具、五金水暖、电线电缆、窗帘灯具、油漆涂料、装饰板材、厨具橱柜、家电家具、玻璃移门、塑钢、大理石、太阳能等交易区,提供了2万个就业岗位,年成交额达38亿元,上缴税收约7000万元。20xx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

苏北汽摩配综合商城主要为集汽摩配件、汽车销售、二手车销售、汽车后市场服务(文、商、娱、住)等综合性的产业集聚区,并带动城南沿常州路段的汽车销售一条街形成,齐全的配套设施和一流的服务为来自全国的经营商搭建了良好的交易平台。经营方式主要为自有、租赁房屋个体经营,区内企业经营户数有112家,从业人数865人,20xx年营业额7.83亿元,公司新增投资0.5亿元。

蓝天国际商贸城、软件产业园、花木生态旅游集聚区、教育产业园区等四个项目发展情况良好,已具备市级集聚区雏形。蓝天国际商贸城是老城区重点改造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119.35亩,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目前市场已全部建成运营。软件产业园已拥有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3栋产业大厦,可容纳300家以上中小企业入驻创业。将以科技创新为目标,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为服务对象,全面提升沭阳软件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建成全省独具特色的软件产业基地。花木生态旅游集聚区以“历史文化、绿色农业”为主题,现正在全力创建国家“aaa”级景区。教育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首期启动1平方公里,于20xx年1月10日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目前,省高院等22家省级机关及高等(职)院校在园区建立合作培训机构。

(五)服务业改革情况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给大型三产项目以二产待遇,给大型服务业以制造业待遇,通过规划引导、搭建相关服务平台和加强服务业人才引进培养等措施,扎实推进服务业改革创新。积极做好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申报前期工作方案基本定稿。

(六)服务业人才工程建设情况

为加快我县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服务业配套化进程,根据市有关文件要求和全县“”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xx年我们制订了沭阳县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相关单位,建立了沭阳县现代服务业人才库,完成了1000人的培训目标。今年联合服务业各相关单位对人才库进行了充实完善。

二、主要做法

抓项目是发改系统的优势所在,对于服务业重大项目,我县的做法是,一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作为申报省和国家级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的重点对象,经过努力争取,我县百盟物流产业园成功列入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并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发展引导资金72.5万元(贷款贴息),利安人寿保险获批100万元(补贴);另一方面优先保障土地等要素需求,加大对项目实施的协调推进力度。抓项目的另一项举措是招商引资。对投资体量大、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传统服务业项目,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新兴服务业项目,作为重点对象引进和扶持,并在审批、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

三、存在问题

1、整体规模还较小。近年来,虽然省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是明显偏低。

2、新型服务业发展不足。从行业结构分析,传统服务业比重高,新兴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低,整体竞争力不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型消费服务业占主导地位,高附加值、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参与区域分工的过程中,不具有竞争优势。

3、企业规模小,经营主体低小散。我县本土现代服务企业小、散、差的问题比较突出,缺乏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和专业市场,缺少龙头带动作用。

4、产业联动不强,旅游经济待提速。我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精品开发相对滞后缺乏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精品,旅游产品的创新整合发展和升级换代亟待加强。

四、xx年工作计划

xx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国家xx届三中全会和党中央行政审批改革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苏北全面争第一、全省年年有进位”这一目标定位,高举“工业强县”大旗,做活“投资拉动”文章,重点加快项目建设、提升结构层次、深入改革创新、优化服务环境,加快推进服务业产业集聚,推动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

(一)围绕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和扶持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集聚区,助推服务业长效发展。

1、抓好重点服务业行业发展。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一是依托京沪高速在沭阳境内的4个出口,大力发展道口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加快沭阳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二是培育壮大金融业发展,积极整合城市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等地方金融资源,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三是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商务机构,进一步加大网络贸易建设;四是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以多媒体信息服务为重点,拓展移动通信业务,扩大电信服务业和网络业服务;五是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和环境服务业,力争把我县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成宿迁乃至苏北地区示范基地;七是争取在“”期间实现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零的突破。

2、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以(原)三匹马、(原)沈括像、东关口为中心的商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南京路品牌一条街,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花木大世界的服务功能,加快老人民医院地块雨润广场、中国·沭阳国际花木城、乐之地广场建设步伐,加快申创沭阳县软件产业园、沭阳教育园区、沭阳花木生态旅游区、蓝天国际商贸城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功能性服务平台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3、大力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发展生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主题,建设一批具有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加快乐之地、新城商业广场等商业综合体的建设进度,积极引导蓝天商贸城更新升级,进一步规范南京路一条街、城内大街运营,培育做大以老城区商业开发为带动的城区商业综合经济圈建设,督促雨润商业广场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基础性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增强集散和辐射功能,形成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充分发挥和拓展应用功能,带动和延伸相关服务业和产业发展。

(二)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认真分析研究服务业引导资金的扶持重点和方向,拿出过硬项目,加大争取力度,重点支持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全力支持服务业做大做强。

(三)实施服务业人才建设工程。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建立人才引进和交流合作通道,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级服务业人才,以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水平发展。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人才、智力和项目相结合的机制,创造让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熟悉世界贸易规则的现代物流、信息、金融、保险、各类中介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积极有效地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努力形成政策引导效应,营造服务业发展的最佳环境,坚持给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服务业项目以二产项目的待遇,激活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

(五)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申报,以创新机制破解服务业加速发展中的难题。针对服务业发展重点方向、关键难题和薄弱环节,以市场化、城市化、集聚化、信息化、国际化为方向,深化改革,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规律性认识,不断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探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效途径。

今年以来,区服务业发展局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努力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9月份完成服务业三产增加值166.69亿元,占gdp比重38.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完成三产增加值230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38.2%,提高1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73亿元,同比增长17.5%,预计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6亿元,同比增长17%左右。预计全年完成限额以上服务业产业项目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40%;新发展限额以上服务企业11家,预计全年新发展限上企业30家以上。1-11月份服务业实现地19.4亿元,同比增长35.3%。回顾过去一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抓统筹协调,切实提升管理能力。深入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发挥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统筹推进服务业发展。一是规划引领。规划编制《上虞市服务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上虞市城北金融商贸商务集聚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区域、重点业态、重点项目的协调发展。二是强化考核。制订出台《20xx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和《20xx年服务业投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对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和“两区”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明确工作机制和职能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深入调研。组织开展了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等多次调研活动,制订出台《加快推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和拟订《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电子商务发展专项扶持政策》等文稿。

(二)抓排忧难题,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项目推进年”和“企业服务年”工作要求,全力抓好24只服务业重点项目和57只限额以上服务业项目。截止11月底,24只服务业重点项目开工15只,完成投资1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90%,预计全年完成限额以上服务业产业项目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40%。围绕项目建设,着重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项目协调推进。继续开展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竞赛活动,对项目实行专人跟踪、联系代办、月度协调、双月督查、季度解难、全程监管等推进机制,确保意向项目早落户,拟建项目早启动,开工项目早投用。举办2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组织开展4次服务业难题协调,解决了中国伞城·商业广场等12只项目的26个难题。二是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百安商贸城、绍兴港上虞港区曹娥作业区(西区)工程被列为20xx年省重大服务业项目。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编制完成《服务业招商手册》,积极借助各地虞商分会平台,加强与大型国企、央企的对接联系,中国智能骨干网(上虞)、新华社沪浙港等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正式落地,同浙江物产集团的全面合作开始实施。

(三)抓氛围营造,有效促进市场繁荣。一方面,围绕打响“浙东新商都”品牌,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成功举办了20xx浙东新商都(上虞)购物节和5.1购物休闲体验周两大节会,精心组织实施了十大主题购物、大型城市消费对奖等23项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浙东新商都”的品牌知名度。浙东新商都(上虞)购物节荣获长三角最具影响力会展节庆品牌奖,我区再次入选20xx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上虞22名)。据统计,9月17日至9月21日期间,参加购物兑奖活动的企业营业额达33561.4万元,同比增长近70%;第三届汽车文化博览会,销售金额达8799万元,与上届同比增长20.5%。另一方面,有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明确乡镇镇域发展规划、集镇中心商贸区块及功能定位。章镇、小越等7个中心镇或乡镇相继启动了商贸核心区建设,目前,总投资2亿元的上百盖北购物中心已基本建成,总投资5亿元的中国伞城商业广场正在抓紧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天外天商贸综合体项目也即将启动,其他乡镇也在积极筹建相关商贸项目;努力构建以配送企业为龙头,乡镇超市为骨干,村级便利店、便民点为补充的城乡流通经营格局,截止目前,全市共有745家便利店、308家农资经营店(点)、近100个回收网点。

(四)抓培育扶持,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引进一批”的发展思路,加强对重点企业扶持,培育一批功能强大、辐射面广、特色鲜明的高端服务企业。一是引导企业争创自主品牌。新增省服务业名牌2只,绍兴市服务业名牌1只。二是加强服务业企业标准化建设。制订服务业领域质量强市方案,举办“面对面”服务业企业“讲诚信、重标准”电视访谈节目,开展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组织《餐饮业“六常”精细化管理模式》餐饮业服务标准制定、完成餐饮示范一条街建设改造等。今年,浙江上百贸易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评为绍兴市服务业重点企业,绍兴大通集团公司、上虞四季仙果之旅被评为绍兴市十佳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新增3a级物流企业2家,4a级1家,四星级典当企业1家。三是培育企业做大做强。针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调研走访大型商贸企业,制订出台了《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补充政策意见》;开展餐饮企业专项调研,加强银企协调,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拟定餐饮企业扶持政策,积极帮扶企业发展。

(五)抓监督指导,全力确保行业安全。加强教育管理,促进行业自律,确保服务行业运行安全。一是加大生猪定点屠宰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特别是加大了对边远乡镇私屠窝点打击力度,1至10月份,共组织检查1415人次,取缔私屠窝点3个,全区进点屠宰量累计达到168550头,同比增10%,生猪屠宰进点率居绍兴市前列。二是加强特种行业管理。组织开展20xx年度加油站年审工作,调整完善加油站管理档案;不断完善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制度和酒类流通随附单管理制度;报请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户外经营性会展管理的意见》。三是稳步推进社区服务。实施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开展市民日常生活求助服务、公益志愿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96345社区服务中心月处理求助9600多件,共开展各类便民志愿服务21次,核算并兑换居家养老服务券14万多元,周氏、好帮手两家服务企业申报绍兴市试点企业。

(六)抓队伍管理,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健全机制,科学管理,狠抓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结合“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进一步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崇孝守信、务实创新”、“作风建设”等主题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党的精神等政治理论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业务学习活动,全年开展集中学习15次,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务实创新意识和能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点防范,督促抓好诺廉、践廉。另一方面,切实抓好干部的培养任用工作,先后在局党组中心理论学习组、局月度集中学习会、干部调整选拔民主推荐会上,深入学习干部选用“四项监督制度”和“上虞区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等干部任用相关条例、办法和制度,明确“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严格按照干部选拔资格条件、选拔任用方式和程序,加强对局年轻干部的使用管理,今年共推荐和调整中层干部3名,其中,推荐到领导岗位1名、提任党组成员1名,调整工作岗位1名。注重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年轻干部参加区或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的各种讲座、参观和选派到乡镇交流等形式,不断开拓视野,丰富阅历,今年共推荐年轻干部参加部、省、市各种业务学习9次、推荐1名年轻干部到曹娥街道学习;安排年轻干部在购物节相关活动、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中担任重要角色,给位子、压担子。此外,加强服务业人才培育。举办服务业高端人才培训班、服务业创业创新培训班;开展《服务业发展政策专题辅导解读》等专题讲座,为全区服务业持续、稳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xx年服务业工作思路

xx年是服务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之年,服务业工作要按照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思路,进一步强化工作统筹,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服务业经济提速、提质、提效。

主要经济指标:xx年力争实现三产增加值增长9%以上,占gdp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以上;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增长16%以上,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11%以上,服务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以上,产业项目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4%以上。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着重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主攻大项目、好项目引进落地,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实施。

1.抓项目招商。充分利用虞商联谊会资源,主攻央企、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组织服务业招商专题推介会,积极引进电商物流、休闲养生、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项目,争取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只以上。

2.抓项目开工。排定30只左右区级服务业重点项目,每月开展一次项目督查,举办2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确保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90%以上。

3.抓项目解难。把缩短项目前期准备和化解要素制约作为解难突破口,每季组织开展重点项目难题协调会议,对相关难题,确保协调一件、落实一件。

4.抓项目进笼子。积极向上争取省重点项目,力争1-2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或省服务业重大项目。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实施“电商换市”战略,把电子商务作为重点业态进行扶持,努力在电子商务应用、电商园区培育和重大电商项目建设方面有所突破。

1.夯实电商工作基础。加强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建立健全电商发展工作机制,编制全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建立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制度。

2.推进电子商务应用。依托地方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引导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模式,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农业方面,重点要推进淘宝上虞馆建设;制造业方面,鼓励化工、机电、照明等行业龙头企业,搭建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引领行业电商业集聚发展,有条件企业都要开展b2b、b2c业务;商贸业方面,引导龙头企业开展o2o模式,形成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同时抓好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工作。全年新培育中小电子商务企业50家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以上,网络零售交易额增长60%以上。

3.加快电商园区建设。依托中国智能骨干网(上虞)、新华社沪浙港等大型电商物流项目,推进电子商务园区建设,为实现电子商务后来居上打好基础。制订区级电子商务园区认定办法,筹建2-3个区级电子商务园区并积极争创市级电子商务园区。继续抓好汤浦童装城电子商务园区建设,组建崧厦伞件电商园区。引进和培育网络运营、美工设计、物流快递、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电商服务企业。

(三)加快推进城乡商贸一体化。围绕“镇镇有商贸综合体、中心村有小型超市、村村有便利服务店”目标,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1.抓商贸综合体建设。在抓好规划的同时,全面启动5个中心镇商贸综合体建设,确保2-3个乡镇商贸综合体项目竣工投用;启动建设上浦、汤浦、谢塘、永和等一般乡镇小型商贸综合体项目,实现开工建设5只以上。

2.抓综合经营功能区建设。根据新中心村布局,以小型农贸市场和超市为建设重点,丰富服务内容,增强中心村服务功能,争取有三分之一左右中心村达到综合经营功能区标准。

3.抓网络建设。新增直营店、社区便利店、农村便利店40家以上,连锁便利店市场占有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达35%以上。实施便利店信息化改造,制订信息化规范标准,力争实现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便利店配送率达到60%以上,信息化率达到70%以上。

(四)注重提升发展质量。重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业态功能完善、经营模式创新和集聚平台发展。

1.抓好集聚区建设。开发区作为电商物流基地,重点推进中国智能骨干网(上虞)、新华社沪浙港重点项目尽早落地建设;小越汽车4s集聚带引进1-2家高档汽车4s店;曹娥江旅游度假区作为健康养生集聚区,争取1-2只项目落地;城北金融商务商贸集聚区力争成为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城东专业市场集聚区重点培育裘皮城,推进百安广场顺利开业。

2.加速商贸业提升。抓好开发区、城南、城北商业布局完善,启动开发区农贸市场、和盛地块商贸项目建设,推进城南市场和酒店项目建设,抓好城北47-4社区商业综合体项目。引导浙江上百、绍兴大通等本地商业龙头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整合厂家资源,开展厂店直销,降低流通成本,实施名牌名品取胜战略,争取2个企业入围市级以上商业模式创新示范案例。

3.推进标准化建设。制订行业标准1-2个,培育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1个,推进10家以上服务业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新增省级服务业名牌1只以上,绍兴市级名牌3只以上。

4.继续实施“下升上”培育工程。重点面向专业市场培育规模企业,力争新发展限上服务业企业30家以上。

(五)积极营造发展氛围。进一步形成“服务业兴区”的发展共识,强化“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1.精心组织购物节。认真策划xx年浙东新商都购物节和五一购物休闲体验周活动,突出主题购物、旅游购物、网上购物,同步举办首届网上购物节,进一步集聚人气商气,提升“浙东新商都”品牌影响力。

2.扎实开展各类竞赛。组织开展项目竞赛、优质服务竞赛、商贸企业促销竞赛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等活动,努力化解宏观形势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开展服务业先进企业评选活动,提振发展信心。

3.落实考核办法。落实服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督查、通报等措施,加强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认真抓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确保年度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4.加强人才培养。举办服务业管理人才和电子商务发展等系列专题培训班2-3期,组织服务业企业人才专场招聘活动,帮助企业引进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优化提升企业人力资源。

服务业工作报告总结篇二

在上级统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县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县20xx年度服务业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服务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全县20xx年度服务业统计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重视条件保障,加强服务业统计机构队伍建设

机构和队伍建设是搞好统计工作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条件,局党组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高度重视服务业统计,充实服务业统计力量,落实了专门人员从事服务业统计工作

(二)全面完成交通运输能源消费调查工作

根据《统计局交通运输厅关于20xx年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能源消费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要求,县认真开展了此项工作。一是认真抽取调查样本。按市统计局的要求,县共抽取13个调查样本。二是全面完成抽样调查工作。为做好交通运输能源消费调查,专业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统计制度,并实地入户调查,收集了质量高、数据全面的第一手调查数据,为全县顺利完成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夯实统计基础,完成限额以上服务业报表工作

对于全县45户限额以上服务业调查单位,一是专业人员对单位名录信息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核实,核实主要针对营业状态、主营业务行业、新旧行业代码更换等方面进行了信息核查,补充完善了有关指标,对已关闭停业的样本单位进行替换;二是组织单位统计人员认真学习服务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准确理解掌握报表制度的规定和要求,深刻把握统计指标涵义,并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各季度限额以上服务业统计监测报表上报任务。

(四)加强统计监测,推动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

按照《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加强重点服务业企业调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县局高度重视重点服务业调查单位名录核查工作,对下发的单位名录所有指标逐一核实、确认,同时对于不在下发名单中,属于调查行业范围且规模达到标准的企业要进行新增,并甄别服务业重点企业与现有企业“一套表”调查单位的重复情况。对全县核准纳入“一套表”联网直报的11户服务业国家重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了“一套表”报表平台培训。在报表期间,我们一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咨询等方式对企业报表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业务指导,帮助企业能够顺利的进行网上数据报送;二是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了各项报表审核力度,对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等作了重点审核,为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提供了有力保证,高质量的按时完成了全国重点服务业企业联网直报工作

(五)切实加强培训,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我县服务业统计工作始终以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工作核心,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一是以会代训,在服务业统计年报会上,对服务业基层单位统计人员进行了服务业统计监测基础知识和统计监测数据处理程序的培训,针对重点难点问题作了认真细致的讲解,使大家进一步掌握了服务业报表填报中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并专门安排时间进行了集中讨论和总结,为我县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了与相关部门业务人员的联系和知识讲解,就服务业统计报表监测等方面加强了对商务局等单位的业务人员的业务知识讲解,使他们明确了各项统计指标涵义,真正成为相关统计领域的业务行家里手,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六)加强部门协作,推行规范化实施方案

针对服务业单位点多面广、配合意识差、工作难度大、任务要求高的特点,我县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多次与商务局、交通局、卫生局等部门进行座谈协商,共同探讨如何搞好服务业统计监测、提高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与措施,并就主管部门如何改进统计工作尽快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提出了业务建议和要求。

(七)加强分析调研,提升统计服务质量

统计分析是统计服务的重要手段,是统计更高层次的服务。我县始终围绕当前统计业务工作的重点和党政领导、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统计分析,保证了数据上报有说明,每个季度有分析。

(八)开展执法检查,提高基层数据质量

今年,我们根据服务业统计监测单位的复杂性,有针对性的选取了服务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金融类企业等单位类型对全县服务业统计监测单位组织开展了重点执法检查。检查中我们对检查单位的统计人员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台帐等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以及统计报表数据质量进行了重点检查,并就统计指标、统计填报等内容,向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了现场业务指导。通过执法检查行动,进一步宣传了统计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全县服务业单位统计工作的配合程度和报表质量。

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服务业涉及面广、行业繁多、结构复杂,服务业企业呈现出数量多、分布散、变化快等特点,统计难度远远大于其它行业,服务业统计工作也面临着的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服务业企业多以微小企业为主,会计核算不规范,统计人员几乎都是兼任,对统计报表也不重视,在报表填报时对统计指标理解不够,常将会计指标和统计指标涵义混淆。

二是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机制不健全,配合度不够,基层服务业统计仍存在着统计底子薄弱,无人员和资金保障,工作开展阻力较大等问题。

三是服务业统计数据的使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目前服务业统计形成的数据并没有真正得到运用,导致基层不够重视服务业统计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搞好服务业单位名录库更新工作

“三经普”工作是20xx年统计工作的重点,这次普查将对全县的二、三产业进行一次全面的地毯似的清查,我们要以经经济普查为中心搞好服务业单位名录库的更新工作

(二)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报表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局和市局统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服务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准确理解掌握报表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高质量地做好服务业国家重点企业网上直报、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监测统计、公路能源消费统计等各项业务报表。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服务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来年我县要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业务培训机制,我们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企事业单位和行业部门的统计工作培训会,规范企事业单位、行业部门和统计部门基础工作,提高服务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统计工作责任心,建立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加强对服务业报表制度执行、程序安装运行、数据质量进行抽查,加大对部门的业务指导力度。

(四)加强调研分析,提供统计优质服务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全县服务业单位的调研,对全县服务业现状、新兴业态发展等内容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理清我县服务业发展的思路。

(五)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统计监测

当前,我县服务业统计工作仍存在着统计工作体系没有理顺,基层大多都是兼职统计人员,基层基础仍然较差的问题。新的一年里,我们主要从加强部门协调和加强考核入手,通过有效的考核,促进基层单位和部门加强和完善基础,尽快理顺服务业统计的工作体系,将规范化实施方案落到实处。

服务业工作报告总结篇三

一、勤奋学习,与时俱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作为电信基层服务人员,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不仅是任务,而且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一年来我坚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强化思维能力,注重用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来锻炼自己。

1、注重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坚持按制度,按计划进行理论学习。首先不把理论学习视为“软指标”和额外负担,自觉参加每季度的党课集中学习;其次是按自己的学习计划,坚持个人自学,发扬“钉子”精神,挤时间学,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不因工作忙而忽视学习,不因任务重而放松学习。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用理论来指导解决实践,学习目的再于应用,以理论的指导,不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到公司三年来,我注重把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转化为对实际工作的正确把握,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路办法,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走出新路子,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力戒“经验主义”,拓展思维。

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作为客服人员,我始终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当遇到繁杂琐事,总是积极、努力的去做;当同事遇到困难需要替班时,能毫无怨言地放弃休息时间,坚决服从公司的安排,全身心的投入到替班工作中去;每当公司要开展新的业务时,自己总是对新业务做到全面、详细的了解、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回答顾客的询问,才能使公司的新业务全面、深入的开展起来。

一年来,为了能积极贯彻局党委提出的“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思路,使自己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我一边向公司的老同志虚心请教,努力学习和借鉴她们的工作经验,一边严格要求自己,对顾客提出的咨询,做到详细的解答;对顾客反映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积极、稳妥的给予解决,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积极向上级如实反映,争取尽快给顾客做以回复;对顾客提出的问题和解决与否,做到登记详细,天天查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杜绝了错忘漏的发生。

以上是自己对全年工作总结,但自己深知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工作经验欠缺,实际工作中存在漏洞。二是工作创新不够。三是工作中有急躁情绪,有时急于求成。在下步工作中,要做好工作计划,加以克服和改进。

一、全市金融工作情况(一)大连港成功发行h股,企业上市融资取得重大突破。今年4月大连港成功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募集资金25亿港元,实现了大连企业境外首发上市零的突破,大连港受到境外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在国际资本市场打响了大连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品牌。今年5月又有润泽农化、东泰废弃物处理分别在美国otcbb上市交易,我市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达四家。6月,由招商银行作为主承销商的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10亿元短期融资券成功发行,成为辽宁省首笔企业短期融资券,为企业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

(二)全力推进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建设。一期工程a座进展顺利,由中铁建工集团开发建设的b座项目于4月19日正式破土动工,预计今年底可完成主体封顶。二期工程已确定金融大厦、证券大厦、信托大厦、保险大厦、石油大厦5个项目,并在香港举办了“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招商项目推介会”,香港浩业、利通投资等十几家企业与市政府签订了投资意向书,意向投资金额达7亿美元。我办会同星海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多方协调,总体动迁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

(三)落实各项举措,加快金融业创新发展。

1、经过积极争取,今年1月大连商品交易所获准上市豆油期货,形成了黄大豆1号、2号、豆粕、玉米、豆油5个交易品种,初步完善了农产品交易体系。

2、继续深入推进保险创新发展工作。今年1月,由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和市工商银行联合承办的首笔245万元标准化企业年金业务正式签单,标志着我市标准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的开始。同时责任保险、农业保险以及建筑工程意外险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较好地发挥了商业保险辅助社会管理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推进保险信用体系建设和服务创新工作,深入开展保险进社区工作

(四)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

1、支持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不断做大做强。按照银监会确定的各项标准,全力推进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组建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投资管理公司,帮助市商行置换非信贷资产约30亿元。积极支持市商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伙伴,先后于十几家外资金融机构进行商谈,目前已与加拿大丰业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正在进行实质性洽谈。

2、深化农信社改革,支持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今年1月,甘井子农村合作银行获准挂牌成立,率先在东北地区78家县级农信社中完成了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今年1月甘井子农村合作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东北地区78家县级农村信用社中首家成立的农村合作银行。

3、促进信托业规范发展。上半年华信信托按照行业监管的要求,稳健规范经营,延续了良好发展势头,受托理财余额达46.8亿元,综合竞争力继续位于全国信托公司前列。

4、4月末大通证券破产重整工作正式启动,破产重组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五)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去年8月省政府全面部署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市领导亲自推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研究对策措施,有效解决了公司股改的难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截至6月末,我市15家需股改的上市公司全部完成股改。

(六)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今年3月我办起草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大连市金融业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政办发[]21号),对金融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5月24日,市政府召开专题座谈会,进一步落实《实施意见》。各金融机构围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贷款特点,成立专门机构,制定信贷管理办法,开发出针对小企业特点的20余个新产品。截止一季度末,全市小企业贷款余额452.3亿元,占各项贷款的18.7%,比年初增加21.9亿元,增幅为5.1%,高出贷款增幅1.8个百分点,占新增贷款的28.6%。今年6月,国家开发银行与大连高新技术园区签署“支持全球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专项贷款合作协议”,给予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25亿元额度的专项贷款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中小企业软件出口专项贷款意向书,对我市软件出口中小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通过搭建融资平台,促进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

(七)围绕金融业发展和全市重点工作,制定金融业发展“”规划。为科学规划今后5年我市金融业发展,全力支持和配合“一个中心、四大基地”建设,今年上半年结合当前金融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全市“”规划确定的重点工作和任务,着手制定《大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客观分析我市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面临的机遇挑战,明确未来5年金融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确定了促进金融发展、支持经济建设的各项措施。发展规划现已起草完成,并在多次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发送有关单位,目前正在根据反馈意见做进一步修改。

(八)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1、实施金信工程,推进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目前我处正在制定《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大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联合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有关单位,以建立信用信息征集与信用评价体系基本框架为基础,综合抓好宣传教育,信用立法,风险防范,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培育信用市场等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全市组织实施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系统工程,积极推进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2、组织开展信用社区和信用小企业评选活动。正在制定《大连市信用小企业评选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信用小企业评选活动,通过利用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树立守信典型,提高小企业信用意识。积极与财政协商,出台信用社区评选的奖励政策,带动信用社区评选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我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九)继续推动小额贷款发放工作

1、组织调研,提出建议。小额贷款以往主要靠行政手段推动,相关政策不配套,我处按办领导指示,先后多次组织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对小额贷款工作进展情况跟踪调查,根据中央有关政策精神和上海、沈阳等地的做法,形成专题报告,提出政策建议,上报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并与市财政局以电话、面谈、公函的形式进行多次沟通,以推动这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2、协调关系,推动工作。为切实推进这项工作,我处经常听取担保公司及银行的意见,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戚秀玉职业介绍所部分到期小额贷款展期或续贷的要求,我处多次与财政局、市担保公司、市商行及小额贷款经办支行、戚秀玉职业介绍所等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组织召开协调会,目前,有关事宜正在逐步解决。

3、创新方法,注重实效。要保证小额贷款工作持久开展,必须积极探索新机制。我们根据戴市长在沙区调研的成果,建议各区市县以新增财政存款为条件,对开办银行给予政策鼓励,并建立有效的贷款损失补偿机制,解除银行后顾之忧。并将小额贷款工作与科技发展、创业贷款结合起来,使小额贷款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二、下半年主要任务

下半年我办将紧紧围绕党代会确定的“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的各项任务,全力做好以下金融工作

(一)全力推进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建设

1、加快一期工程a、b座建设。

2、抓紧落实启动香港招商5个项目,为现代金融业发展打造有形载体。

3、启动总体动迁工作

(二)积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1、安排好市政府与伦敦金融城的各项金融合作活动

2、继续推动美国花旗银行在连设立分行工作

(三)落实各项举措,构建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1、支持保险业创新发展,研究探索商业保险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继续深入开展保险信用体系建设、保险服务创新和保险进社区工作

2、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组织银企对接、融资培训、金融新产品推介等活动

3、支持大商所研究开发新品种。

(四)加快地方金融改革,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快速发展。

1、推进市商行跨区域经营,积极开展引进境外战略合作伙伴工作,实现增资扩股至40亿元。

2、支持农信社提高整体经营水平,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3、继续支持信托公司做大做强,稳妥推进证券公司重组。

(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融资。

1、以大连港在香港成功上市为契机,加强指导和服务,全力推进我市企业利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争取獐子岛渔业做为东北第一股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3、会同国资委探索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途径,推动重工起重等重点国有企业境外上市工作

4、加强拟上市企业培养,提供上市公司质量。

(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1、组织实施“金信工程”,制定《大连市信用小企业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好信用小企业评选工作,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2、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探索灵活有效的处置方式,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加快不良资产打包处置。

3、开展信用社区、信用小企业评选,搭建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使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4、整合全市金融信息资源,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形成信息交流机制,加强网站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实现信息共享,为金融业发展服务。继续做好社区金融学校工作

5、继续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做好证券整顿、大证清算、信托清算等工作

(七)继续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发放工作

创新小额贷款发放机制,建立有效的贷款损失补偿机制,制定鼓励政策,调动银行主动参与小额贷款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小额贷款工作更进一步发展。

(八)加强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1、继续加强思想理论、政治素质和专业知识教育,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学习型组织,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

2、继续搞好软环境建设,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切实做好为金融机构和广大市民的服务工作

3、完善督查制度,加强督查工作,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落实好《实施纲要》和《具体意见》,构建金融系统教育、制度、惩治三位一体的廉政体系和机制。同时在办内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教育,强化民主监督,继续推行述职评廉,保持勤政敬业,反腐倡廉的良好风气。

标签:服务业 工作报告 总结 三篇